攝影消費迎來旺季

  與相對冷清天車坡不同,植物園和漫花莊園里人山人海的游客差點把記者擠瘦10斤。

  在這里,賞花是順帶,打卡拍照才是主角。很多游客都帶著相機、手機、三腳架、自拍桿等拍照設備,不管是攝影小白還是“老鳥”,紛紛對著花海中的“麻豆”狂轟濫炸。

  在去往成都植物園的地鐵上,隨便套上一件衛衣的記者在一堆打扮精致的少男少女面前有點自卑。“我昨天對著鏡子試了好幾個動作和表情,一會拍照時說不定能用上。”一位穿著精致的小姐姐開心地對同伴說。

  更夸張的還是漫花莊園,周末路上早早就堵上了。到了景區,記者在同一畫面里看到了穿漢服、旗袍、JK制服等各式各樣服裝的人群。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位漢服小姐姐,這位小姐姐是從家里打車過來的,全身上下包括配飾等大約花費800元。“就是在抖音上看多了就心動了,專門買了套漢服過來拍照。”

  此外,成都各大攝影工作室也迎來了消費旺季。莊園里不少員工帶著小型梯子、吹風機等各種道具穿梭忙碌。記者查詢發現,攝影工作室拍照的費用至少千元起。以最近較為熱門的少女館為例,單人拍攝價格在800—2000元不等,以服裝套數計價,如果拍攝外景,還需要另加200元。

  一位正在拍片的小姐姐告訴記者:“漫天花瓣中的漢服,要出好片需要專業攝影師,雖然價格不便宜,但能在最美的時候留住最美的樣子,覺得值了”。

  賞花經濟“花樣”多

  記者注意到,在兩家收費景區中,植物園偏向于拍照和露營,漫花莊園的消費業態更為豐富。

  “這里面有個兒童樂園,門票20元,小朋友不僅能玩開心,大人還能清凈一會兒。”游客李女士告訴記者。

  臨近中午,漫花莊園內的美食街生意異常火爆。一位正在忙碌的老板稱:“周末和節假日生意最好,平時一天收入就幾百塊,周末旺季一天流水最多可達七八千。”據了解,這些商鋪的租金為8萬一年,但全年旺季只有3個月,5月份后顧客逐漸減少。

  除了美食街,漫花莊園亦不乏高端餐飲。除此之外,莊園內還有蒸汽小火車、高空玻璃棧道等一系列游玩付費項目。

  眾所周知,賞花經濟依賴性強,受制于花期短等特點,產業難以做大。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景區亦在努力補齊短板,完善配套及延長產業鏈。

  如延長花期,3、4月的櫻花、郁金香展,4-6月的玫瑰花節,9、10月的百合花節,11、12月的菊花節、圣羅蘭節等各種花展交錯,致力于打造一個四季有特色,常年有內容的旅游目的地。

  與此同時,除了餐飲、門票等傳統收入外,還持續發展攝影、露營等新消費,令年年都有的賞花經濟“花樣”更多。

  四川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陳乾康表示,成都市民對生活中的美有更高的追求,當然也與公園城市建設有關,城市一步步公園化,處處都美不勝收,人們更愿意漫步大自然中,體驗那份難得的休閑與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