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超市價格不一
為證實漲價傳聞真假,金融投資報記者尋訪了成都十余家大小型商超,其中包括紅旗連鎖、舞東風、王府井及小型便利店和個體戶雜貨鋪。此外,記者還對比了淘寶、京東、美團優選的方便面價格,發現不同渠道、不同商家同款方便面價格均有所不同。有的商家表示從未聽過漲價傳聞,有的則表示進貨價格的確有所上漲。
對比來看,大型商超如王府井的方便面價格最便宜,統一 125g的桶裝老壇酸菜面定價4元,康師傅112g泡椒牛肉面定價4.6元。而康師傅同款產品,舞東風售價5元,一家小型便利店售價6元。
賣6元的小型便利店老板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其是在前幾天進的康師傅這批貨,進貨價格相較以前已有所上漲,具體進貨價格上漲了多少,該老板并未說明。當問及統一是否也會漲價時,該老板說,這一批進價還沒有漲,但是據供貨商所說,漲價也就是最近的事。
其余尚未聽聞漲價傳聞的小型商家大多是一個月前進的貨,尚不知道最近行情如何。其中一家只賣康師傅方便面的老板告訴記者,進貨價格已有所上漲,但是其并未調整店內產品價格。
總體來看,方便面定價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大概在4-6元之間。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標價6元的康師傅泡椒牛肉面,包裝盒上寫著“建議零售價4.5元”。如此看來,品牌的建議零售價,似乎并沒有起到建議的作用。
消費者對調價尚能接受
對于方便面漲價,消費者是如何看待的呢?
金融投資報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消費者,他們均表示能夠接受方便面漲價,但能夠接受的漲幅不同。
“吃得少,買得也少,漲價對我好像也沒太大影響。只是要適度就好,能接受的區間在兩元以內。”小熊告訴記者。
“還是能接受漲價。我們老家面皮價格都從3.5元漲到5元了,方便面漲價也正常,畢竟人家也要賺錢。”魚魚說。
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近些年來,速食品遍地開花,阿寬面皮、白家酸辣粉、速熱小火鍋等速食產品風靡市場,方便面的可替代性增加,且還有更多風味、品類可供選擇,這或許也是消費者對方便面漲價接受度較高的原因之一。
作為資深速食愛好者,甜甜告訴記者,雖然她能接受方便面漲價,但能接受的范圍在0.5元之內,如果大于0.5元,就會去尋覓其他速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