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肖瑩佩
11月23日凌晨,成都市成華區理工東苑西區、興元華盛二期解除封控,至此,本輪疫情以來,成都所涉13個中、高風險地區全部清零。成都市從11月23日起,全域均為低風險地區。
在當日召開的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發改委二級巡視員向進表示,“這次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市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體穩定,工業、農業生產有序,物流供應鏈暢通,但餐飲住宿、批發零售、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接觸性服務業受到直接影響,部分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增大。”
下一階段,成都圍繞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加快恢復經濟運行正常秩序,將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穩住工業大梁
預計全年工業能夠保持穩定增長
“24個督導服務專班下沉區(市)縣、分片包干,全市走訪企業6000余次,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問題270多個。”成都市經信局副局長朱健亮出一組數據,從走訪了解情況來看,本輪疫情對工業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擾動企業生產計劃、影響企業發展預期、推高企業運營成本和沖擊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

企業在積極行動。朱健表示,嚴格防疫管理、人員輪班作業、柔性生產安排……整體看,絕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平穩有序,本輪疫情對工業經濟直接影響總體可控,“隨著成都中高風險地區全部解封,疫情防控延續當前向好態勢,預計全年工業能夠保持穩定增長、實現發展預期。”
搶抓今年剩余的發展時間,成都將從精準服務、資源要素保障、出臺惠企政策入手,支持企業穩產增產。
在實施精準服務上,成都落實“一企一專員”制度,精準服務龍頭企業、重點企業,落實“一業一專班”制度,主動服務中小微企業。相關部門用足用好已出臺的穩增長保運行政策措施,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調高增長目標、承接生產訂單,充分釋放產能。發布成都制造標識產品目錄,促進優質產品的市場化應用。
在加強資源要素保障上,市區聯動、部門協同,政企合力破解要素制約。協調落實企業穩崗、培訓補助等優惠政策;組織開展線上用工招聘,緩解用工短缺;重點協調保障外貿企業運輸,降低物流成本;優化有序用電方案,精準電力調度;加強產業鏈協作協同,推動“主配牽手”“大中小企業”合作。
在出臺惠企政策措施上,成都市經信部門將出臺《應對疫情沖擊穩定工業經濟運行的政策措施》,從強化運行調度、協助市場拓展、推進企業提能升級、降低能源要素成本等十個方面拿出真金白銀和實招實策,幫助企業對沖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