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0時至29日24時,成都將全面暫停辦理所有醫保業務;11月30日0時起,新平臺正式啟用

  ●成都市所有區(市)縣和市本級1800多萬名參保人員、自2001年至今的海量醫保數據,將從老平臺轉換遷移到新平臺

  ●成都市近1.6萬家醫院、藥店不同類型、不同技術條件下的信息系統,將與新系統互聯對接

  ●醫保部門將盡力保障參保人員的看病就醫不受醫保新平臺上線影響,如出現部分業務無法辦理情形,辦理時限予以順延

  ●平臺建成后將解決各地醫保業務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提升醫保業務經辦效率、提升參保人員異地就醫便利度

  成都醫保信息系統即將切換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切換期間(11月21日0時至29日24時),成都將全面暫停辦理所有醫保業務。

  停機時間為何這樣長?停機期間參保人員如何就醫購藥?切換新平臺后將帶來哪些便利?11月16日,記者采訪了成都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停機時間為何長達9天?

  “此次整體上線的新平臺,涉及面非常廣、涵蓋醫保所有業務。”成都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國家和省醫保局統一部署,成都市將于11月21日0時至29日24時停機,切換上線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成都市醫保局采取多種方式優化操作流程,以縮短平臺切換測試時限。“但總體工作量非常大,實際上很多繁雜的數據工作,我們提前幾個月就開始了。”

  此次平臺切換涉及成都市所有區(市)縣和市本級1800多萬名參保人員、自2001年至今的海量醫保數據,將從老平臺轉換遷移到新平臺,需要大量時間進行安全備份和驗證。同時,為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目標,成都市醫保局將醫保業務交由信息系統辦理,“需要做大量驗證測試工作才能將新系統交付使用,以確保為群眾提供高質量醫保服務。”

  另外,停機期間,成都市近1.6萬家醫院、藥店原來不同類型、不同技術條件下的信息系統,將與新系統互聯對接,需要進行大量有針對性的技術改造、測試。停機期間如何就醫購藥?

  “停機期間,所有參保人員的醫保待遇不受任何影響。”該負責人說,停機期間,醫保部門將盡力保障參保人員的看病就醫不受醫保新平臺上線影響,如出現部分業務無法辦理情形,辦理時限予以順延。

  停機期間,城鎮職工普通門診和藥店購藥不支持使用個人賬戶支付就醫及購藥費用,參保人員需全額支付相關費用;門診特殊病種(含門診血透)和特藥醫保患者可正常就醫,待新平臺上線后再補辦醫保結算,不影響醫保報銷;需入院的醫保患者,應辦理自費入院,待新平臺上線后再補辦醫保入院手續;需出院的醫保患者,可先辦理出院手續,待新平臺上線后再補辦醫保結算,不影響醫保報銷。“如因特殊原因未能刷卡結算的,患者可全額墊付醫療費,待新平臺上線后,回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

  該負責人提醒,停機期間暫停辦理醫保參保登記、權益記錄查詢打印等業務。新平臺上線后,參保單位可通過線上渠道或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相關業務,參保人員可到相應醫保經辦機構或服務網點辦理相關業務。新平臺上線有哪些便利?

  “新平臺就像‘醫保普通話’,通過統一標準、統一編碼,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提升群眾參保就醫便捷度。”該負責人介紹,過去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是醫保部門普遍面臨的難題,“兩座相鄰城市之間醫保業務標準都可能不一樣。”

  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是全國統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醫保信息平臺,由國家醫保局統一開發建設。該平臺將解決各地醫保業務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通等問題,進一步提升醫保業務經辦效率、提升參保人員異地就醫便利度,有助于國家醫保政策更好落地,也有助于醫保基金監管能力全面提升。

  據悉,11月30日0時起,新平臺正式啟用。屆時,成都市醫保經辦機構、定點醫藥機構的醫保結算服務恢復辦理,各項醫療保險參保登記、權益記錄查詢打印等業務同步恢復,參保單位、人員也可辦理相關醫保業務。(記者 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