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戴著口罩的街道社區工作者們,經過嚴格防疫措施后,駕駛著裝有食用油、大米、水果等生活物資的運輸車,向小區駛去;身著紅馬褂的志愿者來回奔走,維護秩序……

  11月4日,成都市錦江區,錦華路街道藍光凱麗香江小區居民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錦江區將藍光凱麗香江小區劃定為封控區。

  當日早間,隨著一道道警戒線拉起,藍光凱麗香江小區內,6000多名居民“退”回到家中,嚴守管控規定;與之同時,各路“戰隊”火速集結到此,包括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公安、醫務等共計600余人下沉至小區,織起了一張有力度、有溫度的“安全網”。

  組建“掃樓突擊隊”“秩序維護隊”

  11月6日,錦華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梁益莉向記者介紹,11月4日,封控當日,已完成對整個封控區的第一輪核酸檢測,11月7日將展開第二輪核酸檢測。

  梁益莉介紹,開展核酸檢測的過程中,由于小區住戶較多、構成多元,街道社區專門組建了“掃樓突擊隊”和“秩序維護隊”,通過入戶核實、電話問詢、建立樓棟微信群等方式,開展院內檢測準備工作,并逐一排查、精準核實小區內及商鋪人員身份信息、健康狀況、行動軌跡等情況。

  時間緊、任務重,現場工作小組“分片包干”,搭建完成小區內多個核酸采樣點,小區外設置臨時愿檢應檢點位,并規劃各單元的檢測線路,擺放宣傳提示標識,保障核酸檢測。

  同時,街道社區在小區每個樓棟安排健康監測員,每天2次收集居民健康信息,對有相關癥狀的情況第一時間報送社區及臨時醫療點進行跟蹤處置。通過QQ群、微信發布“安民告示”,引導小區居民落實防疫措施。

  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對小區及周邊環境、生活垃圾等進行消殺處理,嚴格按照要求開展消殺工作,確保每日至少對廂式電梯、公共樓道等公共區域開展4次消殺。同時,積極配合疾控中心對封閉區確診病例所在樓棟的生活垃圾按醫廢垃圾處置,安排專人上門收集、單獨存放,并進行消殺、清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