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吳曉鈴
在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新發掘區域中,5號坑可謂“藏金豐富”,除了今年3月公布的一件只有半張臉的黃金面具“一戰成名”,還有大量細碎的金箔、金片等散落在坑中。
而近日,考古人員在這些散落的金器中,再次發現了一些令人驚喜的存在——一把類似斧頭形狀的金器,以及直徑只有1-2毫米左右的金珠。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5-7號坑現場發掘負責人黎海超介紹,繼此前發現的金面具之后,再次發現了一件稍大的金器,目前只露出一半左右,露出部分長7厘米,露出部分整體形狀有一點像斧頭,前面有一個弧形的刃,表面刻有3道有規律的凹槽,中間一道凹槽還殘留一塊綠色的物質。“這件金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厚重程度,以往我們發現的三星堆絕大部分金器都鍛打得非常薄,厚度都在1毫米以下,而這件器物目前露出的最厚的地方已經超過了3毫米,分量非常重,類似的形制在三星堆也是前所未有的。”黎海超說。
在央視直播中,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介紹,目前看來,這件金器與一般的戰斧不同,更像是戚,形狀更為窄長,而表面形成的三個凹槽,無論是鑲嵌綠松石還是其他東西,這件器物顯然不是戰爭所用,而是權力的象征。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體量非常小但非常規整的金珠。黎海超說,這些金珠太小,肉眼都不太看得清楚。這些金珠如何形成,考古人員認為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其他金器在燒熔過程中,滴落下的金珠;二是采用專門工藝制成的。
而根據測定,這些金珠的含金量高達99%,幾乎是純金,而此前三星堆出土的金器,包括5號坑出土的半張臉的黃金面具以及其它金器,含金量都在85%左右?!耙虼宋覀兺茰y,其中有一部分金珠有可能是有意識制作的。如果能夠證實的話,那這應該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金珠成型工藝,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些還僅是推測,需要更多證據的支持。”黎海超說。
由于5號坑文物非常多且細碎,現場提取難度較大,近期,考古人員將對5號坑進行整體提取,在實驗室進行后續清理工作,也期待通過后續工作,進一步揭開三星堆這種種令人好奇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