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在一個工作日的夜晚,位于成都文軒體育文化中心的謙九龍羽毛球館內,幾十名年輕人正在十余片場地上揮汗如雨。負責人謙九龍感慨地說:“每天來打球的人很多,大多都是附近上班的白領。要在幾年前,我們許多成都人下班就是喝酒、燒烤,明顯感覺身體素質在下降。我就是這樣,所以才開的這個球館。”

  行走在羽毛球館所在的文軒體育文化中心,除了較為普及的籃球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等,如冰球館、輪滑冰球、旱雪館、水下曲棍球等小眾、新潮的項目也一應俱全。“我們這有20多個體育項目,應該說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具規模的體育綜合體。”文軒體育中心總經理滕偉說。

 6月11日,在成都文軒體育文化中心的輪滑冰球館內,愛好者們進行冰球比賽。新華社發(成都市體育局供圖) 6月11日,在成都文軒體育文化中心的輪滑冰球館內,愛好者們進行冰球比賽。新華社發(成都市體育局供圖)

  “我們這里曾經是一個印刷廠,但2015年搬遷后這塊75畝的地就空出來了,我們經過反復地論證,認為這里跨度大、開間大,而且附近是以白領、寫字樓為主的業態,發展充滿活力的體育產業應該最為適合。”騰偉介紹,從2018年正式營業開始,20多個體育項目在一起的聚集效應逐漸顯現,面對在附近就業的3萬余白領人群,體育中心每到夜晚燈火通明,在周末更是可達單日三千人次,“我們是順勢而為,最關鍵的還是人們的運動意識在被喚醒。”

  在位于成都麓客島的達根斯馬術俱樂部里,年輕的媽媽伍夏正站在場邊,認真地看著7歲的兒子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馬術,近三年來她每周都堅持帶孩子來上課。“過去我們一到放假或者周末都是帶孩子去補許多文化課,但我越來越覺得選擇一項孩子適合的體育運動十分必要。像他有些急躁,我就希望他通過學習馬術變得堅強、遇事沉著,同時也親近自然,健康體魄。”

6月11日,在成都達根斯馬術俱樂部內,小朋友進行馬術訓練。新華社發(成都市體育局供圖)6月11日,在成都達根斯馬術俱樂部內,小朋友進行馬術訓練。新華社發(成都市體育局供圖)

  體育讓生活更美好

  居于成都南面的江灘公園,總面積約540畝,是成都最大的濱河生態公園。近兩年江灘公園以錦江綠道及相關體育空間為核心載體,如今已成為成都文體商旅融合發展的一個新場景。

  暑假的一個周末上午,記者在成都市高新區江灘公園隨處都能看見鍛煉的民眾,泳池里孩子們嘻嘻耍鬧,沙灘排球場上歡呼聲不絕,碗池滑板運動場上訓練的專業滑板運動員更是引來圍觀者的陣陣尖叫。

  在公園外圍還有一條長長的雙色跑道,屬于成都市累計建成的4000多公里的天府綠道的一部分,不少市民在這里慢跑健身、休閑散步,還有許多小朋友在這里騎平衡車、滑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