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載體、改革
高質量創造知識產權
啟動知識產權賦能中心建設,實行3年建設支持期,按年度績效評價結果給予資金支持……在第21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成都再次端出含金量十足的知識產權保護“大禮包”?!拔磥淼馁x能中心將成為激勵創新的‘實踐場’、產業培育的‘孵化器’、經濟發展的‘助推劑’、營商環境的‘護航者’,以高水平知識產權服務推動成都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成都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具體工作中,聚焦高價值專利培育,助推企業創新力。出臺了十余項舉措,強化知識產權項目儲備管理,通過專班輔導、一對一指導、專家援助,加快知識產權創造從高數量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強化載體建設,助推產業競爭力。依托重點產業和重要平臺等載體加快培育創新主體,在66個產業功能區和14個產業生態圈動態發布國內外產業專利布局和專利結構信息,引領電子信息、醫藥健康等10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千億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發展。
同時,強化改革賦能,激發內生原創力。在全國率先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探索“先賦權、后轉化”模式,在蓉“2+6”“雙一流”高校出臺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改革舉措,改革經驗獲得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并在全國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復制推廣。
融資、交易、平臺
高效益運用知識產權
在即將出臺的《成都市知識產權局關于加強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做實知識產權托管中心的實施意見》中,為成都高起點建設知識產權托管中心劃定路線圖和任務書。托管中心將著力架構起連接高校院所與企業和資本的直通橋梁,讓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實用場”,這樣既可以解中小企業的創新之渴,也可以讓更多專利“開花結果”,把專利變為財富,變為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應用和便利。
加強知識產權融資服務,解決“融資難”。率先在全國啟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知識產權融資服務平臺,完成知識產權融資約4.07億元,榮獲2020中國產業區塊鏈“創新獎”。
建成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解決“交易難”。出臺《鼓勵知識產權成果進場交易的若干措施》,建成西部唯一具有金融牌照的知識產權類交易場所,業務總規模居全國同類交易場所第二名。
打造版權生態鏈運用平臺,解決“利用難”。舉辦“成都數字版權交易博覽會”,推出“知信鏈”、圖像軟件“像素蜜蜂”、音樂軟件“音樂蜜蜂”、數字版權綜合服務平臺“斑馬”,形成“一技術一核心多領域”的產業化布局,促進版權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涌現出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優質版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