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2月25日,成都市召開了社區美空間建設現場推進會,明確了社區美空間建設的工作目標,未來5年,全市將建成3043個社區美空間,其中市級示范點位235個,2021年將建成市級示范點位91個。
會上對統籌推進社區美空間建設的工作標準進行了明確——
要注重美學運用。融合應用空間美學和生活美學,在建造工藝、色彩搭配、人體工學、實用功能等方面進行設計,突出社區居民的藝術審美觀感和親民化的功能體驗。要強化社區規劃師的參與,增強社區美空間建設的專業性。

要注重文化特色。堅持人本邏輯,注重人的體驗,深度挖掘社區在地歷史文化和藝術特征,將文化元素植入空間設計,運用藝術展演、公共雕塑、博物館等多種形式,把在地名人名事、歷史典故、非物質文化等集成呈現,彰顯本土文化氛圍和藝術底蘊。
要注重共享體驗。堅持以人為本,鼓勵運用VR、AR、流媒體、5G等技術手段,打造深度沉浸式、智慧化的場館體驗,營造可參與、能共享的體驗式社區美空間環境,呈現線上線下相融互促的生活體驗場景。

要注重社會和市場參與。運用商業化邏輯、市場化手段,促進社會參與,推動社區美空間建設和商業運營充分結合,促進全球文創先進企業、設計院校和各類市場主體共建共治共享,提升項目的可持續性。
此外,會議實地觀摩了金牛區方庭歡樂里店、花牌坊社區、錦江北門里特色街區3個點位,組織開展了專業培訓。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學術院長黃忠賢等4名專家對社區美空間的建設理念、實施路徑、運營機制作了經驗分享。

成都市委社治委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