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畫像磚的內容同樣也分為三組。第一組是兩只站立的羊,第二組有兩棟房屋,以及坐在樹下的老人、捧著食盒的青年,第三組則是田里種著作物,有農人正在勞作;一旁的水塘中有魚和蓮花;田邊還有兩株彎彎的桑樹,一旁還有一棟看上去像糧倉的房子。

黃曉楓說,這兩幅畫像石的內容,非常形象地展現出成都平原精耕細作的生產狀態和人們富足的生活。當年,成都平原正是因為都江堰的修建、水渠的整治、灌溉系統的發達,才成為了天府之國。“畫像石上的桑樹,可以理解為沃野千里興農桑;糧倉可以說明成都平原農業生產和糧食產量的狀態;兩只羊的出現,同樣是人們生活富貴的象征。尤其是釀酒圖的刻畫,不僅說明蜀人當時就有飲酒之風,也說明當時的糧食生產有一定富余。當時成都平原自給自足的莊園式經濟狀態,在兩幅畫像石上被表現得完整而栩栩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