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

  1月29日,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市場和食品管理部線上正式發布《成都大運會餐飲服務機會清單(第四批)》,需求主要為服務類,包括餐廳裝飾、低值易耗品、防疫物資類、消殺類、開荒服務、清潔用品、制服、制服清洗、綠植租賃共計9大類服務需求,涵蓋各品類小項130種左右。

  因疫情防控需要,清單中也相應增加了疫情防控模式下的防資,并明確要求供應商具有符合國家要求的經營資質,在其許可范圍內生產或經營,要有產品合格證明且所有防疫物資符合國家對防疫物資的要求。

  舉辦2021大運會這樣一場重磅國際賽事對成都來說無疑意味著極高的城市曝光度。屆時,預計大運會的傳播將覆蓋上百個國家地區,關注量有望突破8億人次。毋庸置疑,大運會將成為展示成都城市形象的絕佳窗口。

  但在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市場和食品管理部相關負責人看來,更重要的是,在大量的曝光度背后,大運會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引導成都本土企業真正參與到成都大運會餐飲服務各個環節,可以有更多企業品牌借助國際賽事的高姿態、高定位、搭乘大運會的傳播快車,走上國際舞臺,加速成長為世界級品牌。

  如今,繼第一、第二、第三批餐飲服務機會清單發布后,第四批機會清單主要針對服務需求,大到餐廳裝飾小到手套口罩,雖說事無巨細,但成都的“機會”顯然有其內在的邏輯。再次面向社會公眾集中釋放大運會餐飲服務領域市場機會,直接為企業開放了共享大運機遇的“快車道”,更是將給機會層層“加碼”。

  “成都的‘機會’并不僅僅是服務大運會,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借助大運會的‘時和勢’,釋放大運會餐飲服務過程涌現的產業鏈、服務鏈及配套鏈市場機會,為城市做優產業基礎。”食品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接下來的幾年內,2021年大運會、2022年世乒賽、2023年男足亞洲杯、2025年世運會及數十項重大國際賽事還將在成都陸續展開,它們將驗證城市的服務能力,亦將繼續不斷放大城市影響力,為企業帶來全球機遇。

  圖片來自成都大運會執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