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評論員 張舟

  元旦假期,成都近郊的九峰山成為了人們短途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不少游客慕名前往,只為體驗美麗的雪景。但不曾想,在景點人氣爆棚的同時,垃圾也堆積如山,遍地狼藉,山路徹底在垃圾中“淪陷”,旅游出行的體驗極差。

  九峰山的美景被垃圾所埋沒,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九峰山屬于免費景區,突然成為網紅景點,游覽參觀的游客出現井噴,給當地的旅游配套設施和管理措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亂而無序,為游客不文明行為形成了客觀條件。游客隨意丟棄的垃圾,讓這場“冰雪奇緣”變得丑陋不堪,成為了旅游不文明行為的“照妖鏡”。

  近年來,隨著旅游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加,旅游景區被垃圾“攻陷”的新聞早已不是稀罕事。此前,被譽為“天空之鏡”的茶卡鹽湖就曾被媒體曝出,在旅游旺季時,景區一天要清理的垃圾重達12噸之多,不僅有礙觀瞻,更危害了湖體生態。

  從九峰山此次遭遇的問題可以看出,當地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運營管理方法。要想解決這一問題,讓游客擁有良好的體驗,必須要從管理和素質兩方面下功夫。管理方面,景區的管理方應明晰,不收門票,并不等于可以完全免除管理責任,在節假日前,還是應該充分考慮景區的承載能力,進行科學研判,做好應急預案和信息公開,才能做好客流疏導,最大程度保證游客體驗。素質方面景區的管理水平上去了,游客的素質也需要相應提升。否則,就會出現游客在前面扔垃圾,景區工作人員在后面撿垃圾的窘境。文明素養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需要每位公民的自覺行動,更需要制度予以規范和引導。

  旅游文明是社會文明的一部分,景區和游客,都應當從自身出發,從小事做起,共同努力,讓雪山一直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