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龍泉驛區東安街道辦一樓入門處掛著一個電子顯示牌,上面的數字精確到秒。這是成都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牌。東安街道黨工委書記黃與紅幾乎每天都會從這塊牌子下經過,上面不斷流逝的數字,總給她一種緊迫感?!霸跂|安,一切都像按下了‘快進鍵’。”
“十三五”期間,東安街道從無到有,見證一座城市謀賽營城,最終市民受益。
2019年12月29日,東安街道正式掛牌成立,是2019年成都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新成立的街道,也是成都大運會的主要承辦地。在成都大運會、成都“東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多重戰略機遇疊加之下,一座新城,正在破土而出。
東進+大運
一座新城正在長成
“沿成都東西軸線出來,北邊是大美鄉村,南邊是國際范兒大都市。有詩,有田園,也有遠方。這就是我們未來的東安新城?!秉S與紅看著墻上掛的一幅規劃地圖說道。
這是黃與紅接管東安街道的第11個月,圖上的新城,正慢慢長成——東安湖體育公園“一場三館”建筑形態呈現,主體全面封頂,東安湖公園示范區完成蓄水;東西城市軸線途經東安新城北側,將作為大運會開賽期間重要的交通廊道;錦繡天府花卉公園正悄然描繪公園城市的鄉村畫卷……
將目光回溯,2017年,成都作出城市“東進”的重大決策,推動成都跨越龍泉山脈向東發展,成都的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城市功能加快東移,人才、資金等要素向東匯聚。
2018年底,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花落成都,隨后,大運會開閉幕式和主要賽事舉辦場館落子龍泉驛。
當成都“東進”的腳步遇上大運會的“東風”,東安新城應運而生。
2019年5月,龍泉驛區首次公布成都大運會主要舉辦地——東安新城的規劃,東安新城建設路徑清晰起來:以東安湖生態公園為核心,構建“一湖三岸”;北岸集聚國際文體中心、國際社區功能,形成大運活力灣;西岸集聚科創研發、文化博覽功能,形成創智藝文港;南岸布局國際商務中心,集聚商務商業、總部經濟等功能,打造城市會客廳。
“白紙作圖、平地起樓,有壓力更有動力?!秉S與紅說,東安街道是在全省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以撤并為主”的大潮中逆勢而生,“街道從落地起就‘自帶光環’,肩負起城市示范區、產業增長極的使命,承載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的期盼。”
“朝7晚10”
“奶油小生”曬成了“古天樂”
來到東安街道前,黃與紅曾在教育系統工作了7年。角色轉變,來得突然。一開始,黃與紅與另外6人提著行李來到東安。因為沒有辦公場地,大面的一個社區給了他們一個會議室做臨時辦公室,吃飯就和派出所搭伙。
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東安街道辦這7人組成的“初創團隊”采用一人包一個村(社區)的形式,下沉到社區和企業一線,與龍泉、大面街道“打配合”。
“沒人,也沒物資?!秉S與紅說,那時候,不僅要抗疫,還要組建隊伍。因為連固定辦公場所都沒有,為了增強來者信心,黃與紅總會給對方描繪東安的未來。
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前3個月過渡期結束。今年4月,東安街道辦搬進了大面一個小區里,踏出門,就是東安。
東安新城從無到有,黃與紅是見證者。
“最直觀的感受是每次都有變化,每次過去都找不到路。”她笑著提及前段時間去工地視察,因為建設工地在大規模規劃調整,一不小心跟丟了車迷了路。
談到感受,驕傲,激動,震撼,是她反復提到的詞。 “當身處工地,雙腳踩在泥巴上,眼前一幅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那種震撼,無法用言語形容?!?/p>
大運會來得匆忙,加上年初疫情影響,很多人會擔心時間太緊不能完工?!拔阌怪靡?,一定會如期交付,完美呈現。”她每次都這樣答道。黃與紅的底氣,在于背后的團隊。她向記者反復強調:“光靠個人力量不行,有團隊就不怕?!?/p>
東安街道辦現下有60余人,“他們都是來自各領域的‘高手’,很多事情不會做,就充分放權,交給擅長的人去做?!秉S與紅提到,東安街道辦負責拆遷的團隊只有十來人左右,每天過著“朝7晚10”的生活。有人在夏天中暑暈倒,有人的衣服在田間劃破,“奶油小生”曬成了“古天樂”?!按蠹叶加X得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都有‘以東安為榮,與東安共生’的情懷,加班加點也毫無怨言?!彼f。
從謀賽到營城
未來“東安”二字就是品牌
黃與紅說,不止是東安街道辦,放眼整個龍泉驛區,乘著“東進”的東風,過去幾年來,“從農業區轉型走上以汽車制造為主導產業的龍泉驛,從上到下都鉚足了勁兒干,變化也是翻天覆地?!?/p>
她提起她的“老本行”——教育。2013年她剛進教育局工作時,“龍泉幾乎沒有公辦園”?,F在,全區已修建幾十所幼兒園,公辦公投的占大多數。從職業教育來看,在政府主導支持下,龍泉的汽車職業學校創造性地與企業合作,將學校建成工廠,設備由企業提供。除了訂單式為企業培養輸送工人,學生加工的合格零部件還能作為企業產品進行售賣。
站在“十四五”開局新起點,黃與紅站在地圖前,對記者娓娓道起未來規劃。
當前,東安新城規劃分大運前、大運后、后大運三個時代。當前即東安新城起勢階段。下一個五年,東安街道辦將引入更多外來人才,屆時,東安新城的人口結構也會發生變化——不僅是成都、四川,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素質人才都會齊聚東安。
成都大運會帶來機遇,也同樣帶來考驗。賽事經濟作為一種流量經濟,東安新城以及周邊片區,將如何有效承接和轉化大型賽事的“紅利”?
辦賽、營城、興業、惠民,提升城市服務能力、讓群眾分享“大運紅利”,才是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最終落腳點?!皝頄|安,可以看演出、吃火鍋、住民宿。未來,‘東安’二字就是一個品牌?!秉S與紅說,她希望東安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優良的生態本底,成為成都打造“賽事名城”的先行區。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記者 彭祥萍 攝影記者 呂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