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晚,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市郫都區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系此前確診患者的丈夫。截至發稿前,成都郫都區共確診2例本土病例。

  省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防醫學主任醫師祝小平介紹了2例本土病例的活動軌跡。據介紹,省市區聯合專家組結合流行病學調查,根據大數據對活動軌跡進行了追蹤,病例1的軌跡應該說比較局限,她主要在她住家附近活動。這兩個病例是一家人,其丈夫活動軌跡相對要大一些,他是一個拉三輪車的人。我們對這個病例環境進行了采樣,從病例家檢測了7個陽性,這7個陽性主要是門把手、開關,冰箱里面的一些食物,還有菜板都檢測出了陽性,表明病人家里污染非常嚴重。

  核酸檢測工作是怎么開展的?市民朋友們應該注意哪些防控措施?

  成都市疾控中心主任、四川省衛生健康首席專家、主任醫師(疫情防控專家)梁嫻: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的一個有效手段,布局核酸檢測范圍的依據是流行病學調查,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我們能夠明確病例活動軌跡以及病例所接觸人員的活動場所。目前我們核酸檢測范圍就是病例活動場所以及所接觸人員活動場所中的相關人員和環境。

  核酸檢測的過程中,我們既要把握科學精準,又要適當的擴大范圍,目前在郫都區有五個主要核酸檢測場所。第一個是郫都區人民醫院,是我們病例就診的醫院;第二個是郫筒鎮太平村,是病例的居住地;第三個是中冶中央公園,是病例密切接觸者的居住小區;第四個是沙西農貿市場,是病例密切停留的場所;第五個郫都區岷陽中學,是病例次密的就讀學校。

  另外,我們在郫都區設置了三個采樣點位,用于市民自愿檢測,接下來我們將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核酸檢測結果來調整我們核酸檢測的進一步范圍。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市區兩級相關部門和專業機構都迅速趕到現場,全力開展流調處置,我們請廣大市民朋友要平靜面對,科學應對,堅持我們一直都提醒大家的個人防護措施。

  比如說,第一堅持科學配戴口罩,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堅持科學配戴口罩;第二要堅持規范洗手,我們曾經有很多健康教育視頻和資料,六步法洗手請大家堅持;第三我們盡可能減少甚至避免人群聚集;第四,在接觸冷凍食品時請大家要戴口罩、戴手套,做好個人的防護;最后我們也提醒如果有出現發熱咳嗽的癥狀,請配戴好口罩,及時到正規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治療。

  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