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蘇啟桃

  10月29日,貝殼研究院發(fā)布了《2020城市剛需購房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次盤點了主要城市“剛需上車基準(zhǔn)線”。其中,一線城市北京(350萬)、深圳(345萬)和上海(295萬)剛需上車門檻最高,廈門總價266萬元緊隨其后;長沙、沈陽、重慶等8城市剛需上車門檻稍低,平均購房總價在百萬以內(nèi)。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以106萬元的上車線位列第22位。

  “高房價城市”才有典型的“剛需人群”

  此次報告中,貝殼研究院基于貝殼找房數(shù)據(jù)平臺近1年來剛需成交數(shù)據(jù),選取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與11個二線城市共30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比較各城市剛需購房群體在購房總價、面積、區(qū)位等方面的選擇差異特征;同時,結(jié)合調(diào)研和平臺交易數(shù)據(jù),真實描摹城市剛需群體置業(yè)需求和消費趨勢。

  在總價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北京(350萬)、深圳(345萬)、上海(295萬)三城領(lǐng)跑,組成了“300萬區(qū)間”的第一陣營;廈門(266萬)、杭州(226萬)以超過200萬水平,構(gòu)成了第二梯隊;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前9月廈門二手房均價40242元/平,超過眾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房價,躋身于房價一線陣營。

  而“160萬”成為第三道分水嶺,由廣州(198萬)、南京(190萬)、寧波(175萬)、東莞(160萬)、蘇州(159萬)五城組成,五城幾乎以超過160萬“上車價”,擠入城市排行榜前十。

  除了TOP10城市,再加上中部核心城市武漢(140萬)、西南中心城市成都(106萬),此次統(tǒng)計中共有12個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剛需上車線超過100萬元。

  而長沙(84萬)、沈陽(73萬)等8城市剛需上車門檻稍低,平均購房套均總價在百萬以內(nèi)。以沈陽為例,剛需房總價水平僅為北京的五分之一。

  那么,剛需人群是否是城市購房的主流人群呢?報告從另外一個維度——將“剛需上車價”與城市”整體交易房價”,進(jìn)行了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高房價城市”才有典型的“剛需人群”。

  在30個樣本城市中,北京、深圳、廈門、杭州等高房價城市,剛需上車均價顯著偏離整個市場交易均價。其中,北京剛需客戶置業(yè)套均總價比全市成交套均價低77萬元,深圳低63萬元。從房屋總價來看,剛需群體存在著充足的居住提升改善空間。

  而房價相對較低城市如惠州、南通、重慶、合肥等,居住負(fù)擔(dān)整體不高,剛需客戶購房總價與市場整體水平幾近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