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距地鐵口近,上下班步行也就5-10分鐘,一些距離遠的就沒辦法了。”在天府新經濟產業園D區上班的黎俠兵告訴記者,每天早高峰,許多人下地鐵后就步行到公司,一些距離較遠的,只能騎電動滑板車解決最后這段路。
不僅上下班的市民對共享單車有需求,出游的市民同樣希望投放。
經常到興隆湖游玩的申女士告訴記者,由于興隆湖面積大,走一圈花費的時間太久,如果走遠了有急事不能及時趕回去。但如果有共享單車,騎著單車逛興隆湖省時也省力。申女士希望,興隆湖施工完成后,周邊能投放一些共享單車。

已在走流程 不久后這些區域就會投放共享單車
據青桔單車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這些區域此前有多處施工情況,共享單車的流動減少,偶爾也有一定車輛破壞、私占情況發生。另一方面,這些區域距離較遠,對于車輛資產保全和調度成本影響比較大。綜合考慮投入產出比,為確保正常運營,對該區域的車輛投放做了短時調整,調整后暫時未對該區域投放共享單車。
對于興隆湖、科學城等區域無車可騎的情況,有市民也曾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平臺反映相關情況。9月28日,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在回復稱,關于在天府新區推廣共享單車的事情,前期調研、勘察、選取點位、確定單車運營公司等工作都已完成,目前在準備結合電子圍欄施劃共享單車停放線框,預計不久就可以投放共享單車。
10月15日,美團單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情況。據介紹,目前興隆湖、科學城都已經在規劃投放美團單車,已經在走相關投放流程。對于具體投放數量,該負責人表示,將結合用戶的用車需求、以及政府部門的管理要求,保障這些點位有車可騎,方便用戶出行。后期,將深入研究除興隆湖、科學城之外的用戶需求量大的區域和點位,根據情況增加投放點位。
青桔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積極與主管部門溝通,了解城市規劃動向,掌握城市建設進度,配合公園城市建設,打造共享單車治理成都樣板。借助青桔騎行大數據提煉成都慢出行的特點,結合用戶需求、人口分布、城市功能區分布等多種因素,制定復合成都騎行特色的運營策略,做到和諧有序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