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發布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支持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等5個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

  這一消息透露出一則重要信號:國家層面將在成都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據悉,這也是中歐班列開行以來,國家層面首次明確對區位條件優越、設施基礎良好、經濟承載力較強、運營規范有潛力的中歐班列樞紐節點予以支持。

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

  為何要建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成都又有何建設計劃?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發改委獲悉,成都國際鐵路港相關項目已被列為首批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目前成都將主要承擔優化提升國際陸港樞紐能級、加快構建高效運輸組織體系、探索創新市場化運營機制、加快發展特色樞紐經濟和著力打造國際開放合作平臺等五項重點任務。

  [為何要建?]

  促進中歐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消息顯示,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明星品牌,是亞歐各國深化務實合作的重要載體。為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區位條件優越、設施基礎良好、運營規范有潛力的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促進中歐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加快形成“干支結合、樞紐集散”的高效集疏運體系。

  對于為何要建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國家發改委已經劃了重點: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

每天,中歐班列(成都)頻繁往返于成都國際鐵路港每天,中歐班列(成都)頻繁往返于成都國際鐵路港

  全國62個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中僅成都、鄭州、重慶、西安、烏魯木齊五個城市入選。

  “如今,中歐班列在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及作用進一步凸顯。”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是中歐班列開行以來,國家層面首次明確對區位條件優越、設施基礎良好、經濟承載力較強、運營規范有潛力的中歐班列樞紐節點予以支持,推動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提高運營效益。

  成都為何能在62個城市中突圍?數據顯示,2019年,中歐班列全國開行量達到8225列,其中中歐班列(成都)1551列,占全國中歐班列開行量的18.9%,年度和累計開行量位居全國第一。“此次入選首批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充分體現了國家層面對成都在西部對外開放中樞紐地位的肯定。”上述負責人介紹。

  獲得國家層面的肯定,成都自有實力。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入選城市具有明晰的區位優勢。成都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交匯點和聯動點,是兩大戰略互動的重要戰略支撐點,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東銜接長江經濟帶,向西連接印中孟緬經濟走廊,已經成為撬動西部板塊整體抬升的杠桿,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和亞歐大陸的支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背景下,作為成渝地區兩大中心極核之一,成都建設集結中心可通過發揮經濟外溢,創新策源、門戶樞紐等功能作用,對周邊區域發展形成強大的輻射帶動效應,為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源。

成都國際鐵路港成都國際鐵路港

  此外,成都在全國物流大通道中的位置也很突出。成都是23個國家骨干聯運樞紐(城市)之一,是沿長江物流大通道和西南出海物流大通道的交匯點,是強化長江經濟帶的沿線跨地區貨物交流和支撐西南地區出海的核心支點;2019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重慶、成都至北部灣的三條主通道,賦予重慶、成都樞紐地位,強調發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增強對通道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等。

  “有區位優勢做基礎,加上成都基礎設施條件良好,成都國際鐵路港功能完備,我們爭取到了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上述負責人介紹,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的獲批為成都在國家層面推動中歐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的過程中占據了先發優勢,為成都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核心樞紐和“亞蓉歐”國際大通道提供了有力支持,對下一階段充分發揮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功能,申報建設國家級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有直接推動作用。

  如何落地?

  承擔五項重點任務,聯通境外50個城市輻射帶動境內30個城市

  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成都有何計劃?如何凸顯集散樞紐作用?

成都鐵路口岸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成都鐵路口岸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

  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發改委獲悉,目前成都將主要承擔優化提升國際陸港樞紐能級、加快構建高效運輸組織體系、探索創新市場化運營機制、加快發展特色樞紐經濟和著力打造國際開放合作平臺等五項重點任務。

  ?在優化提升國際陸港樞紐能級方面

  成都將提升陸港集散能力、增強多式聯運能力、加強智慧港區建設和提升物流倉配效率。其中,增強多式聯運能力方面將發揮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引領作用,支持開展運載單元化、運載工具標準化、多式聯運信息平臺建設,提升國際鐵路港多式聯運服務功能。支持港區企業申報多式聯運經營人和無車(船)承運人,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建設內陸地區多式聯運組織中心。

  ?在加快構建高效運輸組織體系方面

  成都將加快拓展以中線為主、北線和南線為輔的中歐班列(成都)網絡。全面建成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實現中歐班列(成都)聯通境外50個城市,輻射帶動境內30個城市,綜合重載率、重箱折算列、回程比例等指標全國領先。還將加快中歐班列(成都)全程運營服務能力。推動中歐班列(成都)市場化運營機制、全程倉配體系、運貿一體模式、供應鏈金融服務、全程通關服務加速完善,打造滿足跨國企業需求的全球供應鏈綜合服務中心。建成境內服務網點4個、境外運控中心3個、海外倉8個、聯絡處10個以上。

  ?探索創新市場化運營機制方面

  成都將創新市場化運營機制、創新多元化經營模式和提升國際化運營能力。尤其將提升中歐班列(成都)運營平臺主動拓展國際市場、加強境外投資合作,增強班列專業化、精細化、國際化運營水平,促進國際班列提質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

  ?加快發展特色樞紐經濟

  成都將著力重點發展“蓉歐+”物流業、加快發展“保稅+”國際貿易和協同發展“臨港+”制造業三個方面發力。以陸港樞紐和國際班列為支撐,加快產業聚集,深度融入國際產業分工體系。

  ?著力打造國際開放合作平臺方面

  成都將強化國際通道干支聯動,力爭三年內實現西部“蓉歐+”貨物集散基地達20個,西部地區占中歐班列、國際班列貨源比例達到75%;構建國際產能合作平臺,積極融入中日(成都)城市建設和現代服務業開放合作示范項目,打造日本面向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和連接歐洲的貨物中轉分撥中心;提升國際交流合作層次。加強與歐洲國家駐成都總領事館以及在蓉其他官方機構、商協會對接交流,全面提升對外交流和國際傳播能力。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白茹

  圖片由成都國際鐵路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