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這個詞今年尤其的火。從華燈初上到凌晨午夜,從街邊小店到網紅地攤,喧囂和人群透露著濃濃的煙火氣,也彰顯著城市新的消費活力。而除了直觀可見的線下消費,另一個線上的“夜市”,也在成都火爆了起來,那就是“外賣夜市”。
近日,美團平臺將成都外賣訂單數據進行了細分統計和分析后,出爐了最新的成都《外賣夜市數據報告》。紅星新聞記者從該《報告》中看到,成都夜間時段的外賣訂單量從3月以來一直呈現增長趨勢,其中5月夜間訂單比3月增幅為68%,增長勢頭強勁。
事實上,上半年疫情期間,許多成都的餐飲商家已紛紛將經營重點從堂吃轉向外賣。而成都近段時間以來夜間經濟發展的整體氛圍,更是刺激了商家們紛紛在“深夜經營”上投入和發力。據美團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夜間經濟時段(晚6點至次日早6點)的外賣訂單量,已經占到了全天總訂單量的35%以上。
八里莊、東大路、青羊鵬瑞利都是火爆中心
燒烤訂單NO.1
根據該《報告》,以5月為例,在成都外賣商家中,有43%的商家會營業到夜里10點,27%的外賣商家會營業到凌晨以后。
據美團平臺相關負責人分析,成都的“商家熬夜數據”在全國來看處于上游水平。這與成都近段時間以來夜間經濟發展的整體氛圍不無關系,此外,這也與城市特質與所處地理位置有關。成都本就是一座熱愛生活的消費城市。并且,“南方城市的商家傾向于營業更晚,在經營上也更加的‘拼’”。
《報告》顯示,成都夜間消費的品類呈現出兼顧“解餓“和”解饞“兩個特征。在晚間6至8點,更傾向于飽肚子解餓,占比較高的品類為簡餐快餐、四川地方菜、西餐等。而8點以后,燒烤、小龍蝦、炸雞等品類占比上升較快,更加有“解饞”的意味。其中燒烤品類作為近兩個月增長最快的品類,更是占據了成都“外賣夜市”中“解饞”美食的頭把交椅。
從消費者群體來分析,成都的夜間外賣消費者占比最多的群體為25~35歲,而從消費能力來說,35~45歲的用戶客單價最高,消費力更強。
而從商圈來看,大成都范圍內,八里莊、青羊鵬瑞利、金沙商圈、東大路-太古里商圈等區域夜間外賣熱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