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秋怡 程文雯)5月28日16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在回答記者關于穩就業的提問時,李克強說,要創造更多的新的就業崗位,目前新業態蓬勃發展,有1億人容納就業,我們的零工經濟大概可以容納2億人就業,這需要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條條框框的政策,讓更多就業崗位成長起來。去年每天凈增企業1萬戶,今年也要按這個方向去努力。

  李克強說,人民群眾有無窮創造力,回想改革開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大碗茶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前兩周我看到報道,西部有城市按照當地規范,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攤位,一夜之間10萬人就業。中國人民是勤勞的,中國市場在不斷開拓和升級。當然,對重點人群我們有重點扶持政策,今年大學畢業生創新高,達到874萬人,今明兩年都要提供就業服務,無論是在就業地還是返鄉,都要創造就業服務平臺,還要切實做好對退伍軍人的安置政策。

  5月27日,中央文明辦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明確要求不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而允許臨時占道經營這項政策的“發源地”,正是成都。

  今年3月,《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許一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助力經濟發展措施》出臺,在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潔衛生等工作前提下,允許在一定區域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和夜市、允許臨街店鋪越門經營、允許流動商販在一定區域販賣經營。

  截至5月22日,成都全市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2234個,允許臨時越門經營點位17748個,大型商場占道促銷點82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20891個,增加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臨時投放點位6103個,增加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

  就在全國跟進這項創新探索時,成都今天又發布了允許占道經營2.0版,進一步探索構建規則明晰、溫情脈脈的城市治理體系——5月28日上午,成都發布《關于建立城市管理“八項機制”深化柔性管理服務 助力“六保”任務落實落地的意見》。該《意見》針對前期實施過程中占道經營帶來的部分交通和食品安全隱患、市容及環境衛生影響等問題進行進一步規范和配套。

  成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多方面探索構建規則明晰、溫情脈脈的城市治理體系,在煙火氣息中提升城市溫度,建設韌性城市。

  “請自覺將您的車輛轉移到附近停車場停放,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維護起城市良好秩序。”3月起,不少市民發現自己違規停放的車輛被貼“罰單”了。拿在手里細看,卻發現單子是一張淡藍色的溫馨提示。這是疫情期間成都交警的溫馨提示。

  4月7日,成都有序恢復城區工作日高峰時段汽車“尾號限行”。但同時,對接送學生的私家車放寬一定時限的通行路權。

  4月22日,成都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企業實行“首錯免罰”,為輕微違法企業設置合理“糾錯期”, 為達標整改企業設置必要“過渡期”,并以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三張清單”,合理壓縮自由裁量空間,避免企業因小過失而貽誤大發展。讓企業獲得更大創新空間,城市也更加活力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