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5月26日電(吳曉)臨時占道攤點、攤區2234個,臨時越門經營點位17748個,流動商販經營點17891個……自3月出臺政策允許商戶商販臨時占道經營以來,截至5月21日,成都增加就業崗位超10萬個,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這是新華網從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獲得的數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成都市城管委發布了《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許一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助力經濟發展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允許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允許臨街店鋪越門經營、允許大型商場開展占道促銷、允許流動商販販賣經營、允許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擴大停放區域,同時堅持柔性執法和審慎包容監管。據悉,臨時占道經營需要滿足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潔衛生工作等條件。

  成千上萬充滿煙火氣的街邊小店,往往最能“兜底”都市人的幸福感,而這些小店背后數量龐大的經營者、打工者,也是城市復工復產過程中不能忽視的個體。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成都以更人性化、更靈活的方式幫助商戶商販復工復產。據成都市城管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措施從春節開始就在部分區域試點實施。

  措施發布后,被市民與網友點贊“人性化”。有商戶表示,增加的營業額讓他“實實在在體會到了政策的好處”。“煙火氣、人情味、包容性和城市有序治理并非絕對對立,只不過想要兩者兼得更考驗城市治理者的能力。”青羊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顏頎說。

  關注到復工復產過程中個體的生計,主動替小商戶恢復經營掃清障礙,特殊時期的破例之舉是成都在答好疫情防控“必答題”之外,選擇的頗具“人情味”的附加題。

  據了解,3月,成都市發布《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旅游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針對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影視、旅游、書店、展會等行業出臺給予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租金補貼等“量身定做”的措施,被相關領域專家評價為充滿人文關懷的政策。

  成都稅務“票e達”發票寄遞品牌疫情期間幫納稅人解決了無票無法經營的后顧之憂。2月,四川省稅務局推出“郵資免費”的優惠政策。截至5月底,成都稅務“票e達”為納稅人免費寄遞發票57萬份,減免郵費400余萬元。

  允許“占道經營”等充滿人性關懷的“定制”措施,透露出成都這座宜居城市的人本之道;包容審慎的執法理念,在創造寬松市場環境的同時,既保障了民生,又增強了城市抗御風險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