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鄧童童)2月18日,不一樣的2020年春運悄悄劃上句號。這場“春運+抗疫”的“大考”中,成都春運是什么樣的呢?2月20日,成都市交通運輸局一組大數據告訴你。
疫情打亂了春運的節奏 旅客同比減少4成多
2020年春運40天(1月10日至2月18日),成都市交通運輸系統共運送旅客17706.98萬人次,同比減少41.75%。
其中,道路客運發送旅客530.24萬人次,同比減少54.05%,到達旅客311.25萬人次,同比減少56.10%;
鐵路局成都車站發送旅客566.57萬人次,同比減少44.63%,到達旅客523.2萬人次,同比減少45.52%;
民航雙流機場發送旅客186.66萬人次,同比減少43.02%,到達旅客186.92萬人次,同比減少42.99%;
地鐵載客6739.91萬人次,同比減少48.79%;
公交車載客5388.19萬人次,同比減少57.01%;
巡游出租汽車載客1084.96萬人次,同比減少50.35%;網約車載客3203.93萬人次。
2020年春運40天(1月10日至2月18日),成都市入境車輛1121.87萬輛(日均28.04萬輛),同比下降28.63%;出境車輛1197.43萬輛(日均29.94萬輛),同比下降25.22%。
春運期間,全市旅客運輸行業未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未發生大面積旅客滯留,未發生重大服務質量投訴事件。
返程周期“拉長” 打破以往節前節后“蕩秋千”現象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春運在組織模式和客流變化上與往年均有明顯不同,節前15天客流變化與往年春運基本一致,于節前一周形成返鄉高峰;節后客流全面下降,返程客流僅在農歷大年十六出現小高峰,略高于節后其他時段。
返程總量較往年相比減少。正常情況下,春運節后到達旅客總規模約1375萬人次,返程小汽車總量約550萬輛。疫情發生后,各高校開學時間延遲至春運結束以后,除必須返崗的“剛需”客流外,來蓉開展商務、旅游和務工的出行意愿均大幅降低。受疫情防控影響,1月25日至2月18日,成都市節后返程客流共240萬人次,返程汽車372.72萬輛。
客流返程時段分布更廣,持續時間更長。目前成都市正在大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預計學生流、務工流和商務流將在春運結束后,至疫情緩解且交通管控措施解除后逐步來蓉。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交通運輸系統合力戰“疫”
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市政府迅速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下設應急保障、交通運輸等9個工作組,交通運輸組設在成都市交通運輸局。
成都市交通運輸局立即全面投入防疫工作,印發了《關于落實四川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部署全力做好交通運輸行業疫情防控的總體方案》等系列文件,將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交通運輸各行業。
成都市交通運輸全行業開始設置體溫檢測點、臨時隔離室,對旅客進行體溫檢測和醫療處置,對交通場站和交通工具進行高頻次消毒和通風,并要求從業人員和旅客都要佩戴口罩。
截至2月18日24:00,雙流機場投入一線干部職工每天約3000人次,用于疫情防控購置設備約145萬元,醫療防護、消毒等物資約100萬元,設置留置觀察室1處,紅外線體溫篩查儀10臺;累計對進出港旅客全部(125.16萬人)進行體溫檢測,發現發熱旅客137人,送醫院篩查120人。
鐵路局成都車站每日組織干部職工370人投入防疫工作,安裝紅外線測溫儀26臺,購買口罩5萬余副、額溫槍200個,按需求分發至各崗位,累計對進出站旅客全部(189.49萬人)進行體溫檢測,其中復檢5917人,發現發熱旅客67人,送醫院篩查67人。
公路部門累計出動人員9.62萬人次,累計檢查車輛545.40萬輛、人數1098.09萬人,其中檢查外籍車輛55.88萬輛、人數107.57人,發現并及時處置發熱高燒等可疑人員440例。
5+1城區客運場站累計發班人數13.53萬人,發現并及時處置發熱高燒等可疑人員5例。公交行業累計投入一線干部職工20.81萬人,督導10177個點位,累計消毒車輛39.58萬臺次、清洗車輛16.53萬車次。
成都地鐵全線網237個車站484個安檢點全部配備測溫槍,同時引入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提高測溫效率,在樞紐站、換乘站設置衛生檢疫點28個,累計檢測乘客體溫169.2萬名,清掃消毒線網車站公共區2.9萬次;清掃消毒地鐵電客車、有軌電車5211列。
后記:春運已落下帷幕,但出發與到達卻沒有停歇。步履不停,愿所有的出發都充滿希冀,所有的到達都載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