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涉農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要點九條
一、守進口,杜絕傳播源進入
1。“一卡口”:減少村內通行道口,原則上一個自然村落保留一個出入卡口及一個應急通道,卡口都應落實村“兩委”成員或黨員帶隊、志愿者參與的全天候值守制度。在卡口醒目位置明示“進村人員需登記”等標識標牌。在其余進出路口均設置“禁止通行”“掉頭”“進村口位置”等標識。跨村主要道路可實施跨村聯防。
2。“二人崗”:每個卡口由2名以上工作人員負責看守,落實24小時輪班制度,負責檢查人車、測量體溫、人員登記等,對體溫異常的人員,應立即報村委會,并督促其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排查。參加防控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好自身防護工作,上崗必須佩戴口罩,每天測量體溫2次(上下崗各一次)。
3。“三問三登記”:“三問”即問從哪里來、是否去過湖北等疫情重點地區、是否有發熱。“三登記”即外地返蓉必登記、湖北等疫情重點地區回來必登記、身體發熱必登記。
二、管人頭,防止疫情擴散
4。“小單元”:以組和自然村為基礎,聯戶管理,鄰里守望,組織村民自治,突出村民群眾自覺防控作用。充分發揮村民組長、黨員、志愿者等作用,加強日常巡查,完善村民發現報告機制。
5。“房管人”:落實庭院宅基主體責任,加強外地來蓉人員管控。點清人頭,做好村民健康信息登記,每日動態更新常住、流動人員及重點人員信息。
三、抓巡查,實現快核快處
6。“快處置”:加強對居家隔離等重點人員情況的常態化巡查和日常服務,有異常情況做到第一時間核查、第一時間處置。對于處置困難的,快速上報,責任到人、處置到底。
7。“聯排查”:發揮聯防聯控、群防群治作用,切實加強村內企業包括合作社及家庭農場等外來人員動態排查,指導、落實疫情防控舉措。
四、禁集聚,降低疫情風險
8。“閉場所”:農村文化場所、老年協會、棋牌室、麻將館、游樂健身等非涉及農村群眾生活必需的公共場所一律關閉,引導群眾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確需辦理要經村“兩委”同意后報鎮(街道)備案,有必要的防護措施方可舉行。
9。“重宣傳”:加強疫情防控宣傳,落實“三要四不要”(即一要出門戴口罩,二要日常勤洗手,三要做好居室衛生,四不要扎堆聊天、打牌,五不要相互串門、聚餐,六不要亂扔廢棄口罩,七不要造謠傳謠信謠)。
市場疫情防控工作要點十一條
一、把好“進門關”
1。“兩扇門”:各市場、大型超市賣場、餐飲等經營場所,人員最多只從兩扇門進入;建議車輛進出分離,從一扇門進、另一扇門出。
2。“兩動作”:對所有進入相關場所的人員及車上人員,一看口罩戴不戴(未戴口罩人員勸其不要進入),二測體溫高不高(體溫高于37.3度人員,督促其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排查)。
3。“三必須”:對員工統一登記造冊、加強管理。員工外出返蓉的,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分類管理;返崗前14天有湖北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湖北等疫情重點地區人員有密切接觸史,必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員工每日晨檢,出現發熱等不適癥狀,必須督促其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二、把好“場所關”
4。“三個按時”:每天按時清潔消毒(墻面、臺面、地面)、每天按時通風換氣、每天按時清理垃圾。
5。“三個倡導”:倡導分散就餐、倡導在線銷售、倡導非現金結算。
6。“三個盡量少”:盡量少乘電梯、盡量少開空調(尤其不開或少開中央空調)、盡量少開會議(倡導視頻會議、在線溝通,暫停人員集聚的大型會議)。
7。“三個做到”:做到設置廢棄口罩回收容器、做到配置專職管理隊伍、做到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三、把好“經營關”
8。“三個明確”:明確防控預案、明確工作責任、明確聯系人員。各經營單位必須負責人牽頭,建立聯絡員制度,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工作,加強與有關職能部門的報告、對接。
9。“三個到位”:宣傳告知到位,不信謠不傳謠;措施落實到位,防護要積極;安全督查到位,思想要重視。
10。“六個禁止”:禁止活禽交易、禁止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交易、禁止哄抬物價、禁止囤積居奇、禁止群體性聚餐、禁止聚眾性促銷。
11。“兩個落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工作要點十條
一、復工前
1。主體責任要明確。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組,制定防控工作方案,細化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明確分工和職責。
2。員工信息要精準。建立復工人員排查檔案,明確復工人員流動情況、近期疫區往來情況、接觸情況,簽訂必要的責任書、承諾書。
3。消殺防護要先行。進行全面消殺防護工作,確保復工生產前安全衛生條件達標。
4。防疫物品要備齊。儲備保障好復工人員所必須的口罩、測溫儀、消毒劑等物品。嚴格按照成都市衛生防疫部門制定的標準落實有關事項。
5。宣傳工作要到位。張貼戴口罩、測體溫、勤洗手等宣傳標識,提醒員工防疫注意事項,及時發布疫情防控通知、通告。
二、復工后
6。每日排查要全面。建立全員健康管理臺賬,每日記錄企業人員健康情況,做到全覆蓋、每日新。內部重點區域(如電梯、過道、衛生間、食堂等)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
7。進出關口要嚴控。設置人流、物流固定進出通道,設定測溫點,逢人必檢。做好進出車輛、到訪人員的登記、測溫和消毒,全員必須佩戴口罩。
8。生產場所要管好。不同工作區域要相對隔離,各車間、各工序、各功能不同的區域之間相對獨立。工作場所保持自然通風通氣,不要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如需使用須加裝凈化消毒裝置。
9。員工就餐要獨立。員工就餐實行多種方式的獨立分餐,避免集中用餐。
10。異常應急要及時。發現疑似病例立即隔離,報告屬地衛生防疫部門。出現確診病例后,積極配合屬地防疫部門依法依規開展疫情防治、調查等工作。
建設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要點九條
建設工地疫情防控期間工地復工實行項目審核達標后方可復工的備案審核制,復工后要做好疫情防控日常管理和應急處置。
1。全排查。復工前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嚴格按照復工條件要求,開展人員全面排查。排查情況納入申報復工條件,防止疫情輸入和蔓延。
2。全封閉。所有工地應打圍封閉,嚴格進、出場登記管理,實行實名制考勤。
3。設專崗。項目須設立專人專崗,安排專項資金、調度防疫物資,全面負責本項目防疫工作,對接屬地社區、行業主管部門,24小時值守。
4。測體溫。在項目出入口設立體溫檢測點,所有人員上下班必須進行體溫檢測,若體溫異常,應及時送至市衛生健康部門指定的發熱門診就診。
5。戴口罩。在疫情傳播風險較高崗位作業的人員,必須佩戴口罩。
6。勤消殺。對重點區域,如食堂、宿舍、辦公區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定時消殺。
7。有隔離。項目現場須設置單獨的隔離觀察宿舍,用于需臨時隔離觀察的人員集中單間生活居住,隔離觀察措施應符合屬地疾病控制部門要求。
8。優方式。改進生產方式,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分散開展班前教育、技術交底,采取分餐、錯時用餐等措施。施工組織方式上采取小規模、分工種、分工序的作業方式。
9。強應急。一旦發生疫情,按照疫情處置“五步工作法”,即:發現送診-加強監測-停工排查-現場消殺-達標復工,確保處置妥當有序。
交通運輸疫情防控工作要點九條
一、嚴守公路入口關,阻斷病毒輸入
1。聯防聯控求時效。對通過公路進入成都所有車輛和人員逢車必查、逢人必檢,確保不漏檢一車一人。
2。公路三查要記牢。對所有通過公路進入成都的車輛和人員嚴格登記,實行“三查”:查車輛信息,登記起止地;查人員信息,采集居住信息;查體溫信息,防止疫情擴散。
3。跨省運營暫取消。暫停省際客運班線和客運包車。
二、嚴控公共交通關,防止疫情擴散
4。樞紐場站嚴排查。在公共交通場站出入口安裝體溫檢測設備或配備手持測溫儀,設置臨時隔離區,對進出旅客進行體溫檢測。
5。交通工具勤消毒。公共交通工具不消毒不上線,在營運過程中不少于2次消毒;加強通風并消毒,重點對車內座椅、扶手、立柱等乘客經常接觸的部位消毒。樞紐場站內公共區域每日消毒不少于3次。
6。司乘人員強防護。司乘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對于不佩戴口罩的乘客予以拒載。
三、嚴把運輸流通關,保障城市運行
7。公路交通不中斷。嚴禁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一旦發生依法予以處置。
8。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中斷。對運送醫患人員和防疫應急物資的車輛重點保障,不停車、不收費,優先通行。
9。生產生活物資運輸不中斷。實施地鐵公交保障服務、生產生活物資運輸保供、民工返崗運送、項目復工交通保障等四大專項行動,滿足市民出行、城市運轉需要。
機關事業單位疫情防控工作要點九條
1。兩手抓。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城市運行,全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確保生活物資保障供應到位、防護設施設備保障到位、市民群眾心理疏導到位、全覆蓋排查防控到位、穩增長促發展舉措研判制定到位。
2。作表率。領導干部要堅守崗位、靠前指揮,結合實際設立“黨員突擊隊”“黨員示范崗”,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疫情防控一線,走在前列、作好表率,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加強宣傳引導,主動發聲、科學發聲,消除恐慌情緒,提振必勝信心。
3。嚴排查。做好健康申報和臺賬管理,每日統計本機關干部職工流動情況及發熱、乏力、干咳等癥狀,全面實時準確掌握動態,遇特殊情況及時報告。干部職工要服從相關部門開展的防控工作,積極配合社區篩查工作,如出現發熱等癥狀要及時向單位報告,并戴口罩到附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4。把入口。嚴格落實門崗體溫篩查,做到人員全覆蓋,不漏一人,體溫檢測正常的方可放行。集中辦公區應設立體溫篩查室,如有發熱者應及時引導發熱者戴上口罩到附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5。勤消毒。加大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會議保障部門要做好參會人員體溫檢測,強化會議環境、設備用品清潔消毒工作。加強食堂衛生管理,餐具要切實加強消毒。在辦公區明顯位置設置廢氣口罩專用垃圾桶,定時清理處置。
6。嚴值守。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應急值守,實行24小時無縫銜接值班值守,嚴禁擅離職守、消極應付。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得瞞報、謊報、遲報、漏報。合理輪換值班備勤人員,確保工作人員始終保持戰備狀態。
7。轉方式。積極推行網絡理政,開展線上政務服務、預約辦理,最大限度減少窗口單位辦事人員聚集。嚴格精簡非緊急會議、活動、調研、考察,大力推動電話、視頻會議等信息化技術辦公,既保障重要事務有序推進、又防止交叉感染,確保機關科學作為高效有序運轉。
8。守紀律。嚴守政治紀律、工作紀律,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證政令暢通,做到令行禁止、履職擔當。發揚斗爭精神,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堅決抵制錯誤言論、虛假信息,帶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9。強關愛。加強對防疫一線干部職工的關心關愛,選樹宣揚先進典型,合理安排輪換休息,做好防護用品等保障。加強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導,有序開展線上文化娛樂活動,營造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實心干事科學作為的機關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