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述出現問題的小區,均是2000年以后建成的商品住宅,小區建筑看上去也比較新。在濱河花園的宣傳冊上,還赫然印著“高檔住宅小區”“國內小城鎮資深設計師規劃”等字樣。誰曾想,地下水管管網卻頻頻“報警”。記者嘗試采訪該小區開發商,但對方拒絕采訪。
按管道施工圖紙挖開地面后,發現下面竟然沒有管道
號稱高品質的居住小區,為何地下管網卻如此脆弱?
“類似的問題在我們的調研中普遍存在。”省社科院房地產研究所研究員蔣華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當前相關技術規范中對于房地產住宅地下供水管網的施工驗收標準規定有待提高,“小區建設之初,有的開發商為了節省費用,使用成本低的建材,這是造成小區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我國現行的《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發布于2002年,其中對室外給水管網安裝的規定為“輸送生活給水的管道應采用塑料管、復合管、鍍鋅鋼管或水鑄鐵管。”沒有更加細致的要求,留給開發商自主選擇管道材質的空間較大。

以塑料管為例,不同工藝的塑料管使用壽命差別懸殊。“我們推薦使用質量合格的PE管,壽命可達50年,而若使用PVC管,抗凍和耐熱能力都不好,一般使用壽命只能達到15年,時間長了容易老化漏水。”成都市岷江自來水廠華陽分廠相關負責人介紹,但采用PE管施工費用要高一點,過去一些小區出于成本考慮會選擇使用PVC管。據了解,濱河花園小區地下管道主管就是用的PVC管。
還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即便用PE管也不是百分之百放心,當前市面上很多PE管都不是全新料制成的,相當一部分都只是六成新料制成。“對地下水管的材質急需做出更細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