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事司機登記的專車公司回應稱,經多次跟司機及乘客了解情況后,平臺初步確認司機對乘客有不文明行為,深感抱歉。目前,平臺已將司機賬號封禁,同時對乘客啟動了醫藥費先行墊付。不過在細節上,雙方說法存在一定差異。司機表示乘客先動手,他出于無奈才自衛,并愿意配合公安機關調查。
專車公司表示,待警方調查結果出來后,會再做進一步處理。平臺的司機身份信息是經過公安機關嚴格篩查的,當事司機的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齊全。平臺將盡最大努力保障乘客與司機的安全,希望廣大的乘客和司機一起建設移動出行的安全生態,一起抵制危害移動出行安全的行為,共同監督。
調查/
司機是否須開空調
各方規定各不同
乘客有吹空調的需求,司機應不應該滿足?不同的平臺有著不同的規定。李先生所使用的專車平臺相關負責人說,暫未規定司機在高溫時須開空調,“由于每個人對溫度的感知不一樣,很難具體規定”。另一家專車平臺也稱,“由于是第三方平臺,沒有辦法強制規定司機開空調。”
此前,一家自有車輛的專車平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車內溫度,公司是有要求的。“司機在夏季運營中,需要保持車內合適的溫度。一般要保持在22攝氏度,如果有老人或小孩要保持在26攝氏度。乘客上車后,還要求司機詢問乘客溫度是否合適,如果不合適,會盡可能調整。”
而出租車司機楊先生說,在出租車行業有相關規定,如果乘客要求開空調,司機必須滿足。
聲音/
●對于李先生和司機的爭端,市民看法各不同。王先生說,不久前他乘坐專車時,支付了1.5倍車價,但司機也不開空調,“司機衣服都浸濕了,還說不熱”。張先生也認為,要提供服務,就應當滿足乘客的正常需求。
●市民李女士則認為,司機自己都沒舍得開空調,應該理解一下。而一位在專車軟件登記為車主的李先生說,一天累死還賺不到200元,再開空調,“就太不劃算了”。
華西都市報記者毛玉婷攝影吳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