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四川博物院參加一場中國古代體育“運動會”、到成都博物館看一場集齊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的瓷器特展、到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一覽上億年貝類進化奧秘……這個國慶假期,博物館里豐富多彩的文博展覽與活動成為眾多市民過節的選擇。據文化和旅游廳統計,國慶期間,全省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累計接待市民超過200萬人次。
你在夜晚逛過博物館嗎?10月1日晚,“川博之夜·競出東方——中國古代體育文物特展”國慶專場活動在四川博物院舉行,80余位嘉賓和預約觀眾共同參與了一場體育與音樂融合的精彩晚會。二胡表演《賽馬》,古箏、琵琶合奏《十面埋伏》以及傳統樂器演繹的現代歌曲《孤勇者》給觀眾帶來全新體驗。抖空竹、武術、八段錦等體育節目更是精彩紛呈。除了看展覽、聽講解、賞表演,川博還在活動現場設置了投壺、木射、踢毽子等多項傳統體育項目體驗活動,讓觀眾在“看”“聽”“玩”的過程中,認識文物,了解傳統文化。
10月7日下午,成都博物館“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窯特展”配套活動——“菊宴賦新曲,博戲爭寶香”沉浸式劇情體驗活動如期啟幕,觀眾通過菊宴雅聚,共賞新成琴曲,聞香對詩,沉浸式體驗宋人生活的閑情與格調。
當晚,成都博物館“周末兒童博物館”面向青少年觀眾和家長推出多場社交活動。成博帶你看古今、成博帶你知美學、成博帶你探自然三大板塊,豐富著青少年觀眾對城市、傳統文化、自然生命的認識。截至10月7日當晚,國慶7天共有近7萬人次走進成博,以文化“深度游”方式度過這個黃金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舉行的“神奇寶‘貝’——奇妙的貝類世界”特展則為觀眾提供了另一種“趕?!斌w驗。據統計,今年國慶期間,線上線下共有20余萬人走進金沙,感受神秘的古蜀文化。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10月1日和5日舉行的“三國運動會”讓觀眾輪番體驗投壺、射藝、蹴鞠、木射、捶丸等10種三國兩晉時期風靡的體育項目。國慶長假期間,“向往的三國”活動帶領觀眾沉浸式“打卡”《明良千古——劉備與諸葛亮君臣合展》,解讀展覽的文化內涵,探尋灰陶說書俑、青銅搖錢樹等文物背后的故事。展廳內,觀眾仔細閱讀探寶地圖,爭分奪秒尋找正確答案;展廳外,前往“諸葛驛站”集章打卡,互動拍照的觀眾更是絡繹不絕。
此外,10月7日,記者還從文化和旅游廳獲悉,“劇美天府”“蓉城之秋”“薈萃蓉城”等線下演出IP在國慶期間轉移至線上,形成“云上國慶演出季”。截至10月5日,全省超百萬人次在“云端”觀看了文藝演出和展播等。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方文藝院團也開始試水線上展播。自貢市川劇藝術中心、自貢市歌舞曲藝演藝公司、自貢市雜技團演藝公司連續7天為觀眾送上“1元看大戲”經典劇目云展播活動。瀘州合江縣以鄉村振興為題材的川劇《最后一場封箱戲》,吸引超60萬人次觀看,獲業界好評。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成博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