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師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發展鄉村教育,教師是關鍵。2017年教師節來臨之際,好未來公益基金會與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北京師范大學、21世紀教育研究院等國內20多家優秀教育機構和公益機構一起,在教育部教師司指導下聯合發起“鄉村青年教師社會公益支持計劃”,借鑒國際“集合影響力”理念,依托互聯網整合利用各合作機構優勢資源,助力鄉村教師發展。

  盡管近年來鄉村學校的基礎設施已經逐漸完善,但教育學生的最后一環——鄉村教師的發展仍存在著師資不足、整體素質不高、職業吸引力不強等許多突出的問題。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對2010年-2014年中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進行的監測評估報告顯示,農村師資結構性缺編嚴重,很多低學歷的教師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學校,相對陳舊的教育理念很難適應教學改革的需求,而農村教師的薪酬待遇、生活條件等方面的較差條件又導致有能力的年輕教師流失嚴重,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很難得到良好的保證。

  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 2015-2020年)》,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支持鄉村學校優質教師來源的多渠道擴充,改善鄉村教師資源配置,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師資保障。好未來公益基金會此次與多家機構聯合發起的“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將為偏遠鄉村2017年入職的新老師和特崗老師開展為期一年的培訓。項目結合各發起機構的培訓、技術資源,搭建了一個面向鄉村教師的培訓體系,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為鄉村教師提供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的培訓,真正賦能于教師,實現鄉村青年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推動一批優秀的鄉村教師加入到鄉村教育的變革,為每一個鄉村學校的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作為發起機構之一的好未來公益基金會,將發揮好未來集團在教育科技方面的優勢,向“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支持的青年鄉村教師和其所在的鄉村學校,開放希望在線教育公益平臺資源,為鄉村教師們解決課程方面的問題。

2015年,好未來員工志愿者在陜西為當地教師開展培訓2015年,好未來員工志愿者在陜西為當地教師開展培訓

  作為一家教育科技企業,好未來同樣致力于推動中國的教育均衡發展,鄉村教師的能力建設問題很早就已經進入好未來的關注視野。2012年,好未來組織員工志愿者在貴州、云南、青海、四川、陜西等11個省市開展“同一課堂”支教項目,支教的同時也將優秀的教學方法經驗通過培訓與當地老師分享。2014年起,好未來公益基金會在四川、陜西、云南等地與當地教育局合作多次開展鄉村教師培訓,好未來的諸多名師深入鄉村與當地教師交流,分享先進教學理念,開展示范課。在此基礎上,2015年起,好未來公益基金會在北京啟動“同一課堂”鄉村教師跟崗研修項目,學而思培優、愛智康、摩比等好未來旗下品牌優秀老師對來自鄉村的一線教師進行一對一輔導,同時鄉村老師以“短期老師”的身份參與到子品牌不同部門的日常運作當中,通過課堂觀摩、理論學習、教學體驗等研修內容,在實踐中更新教學觀念、開拓視野、提升專業能力。

2014年4月,好未來為青海西寧的鄉村老師開展示范課2014年4月,好未來為青海西寧的鄉村老師開展示范課

  與此同時,除了鄉村教師的培訓,好未來也積極引入自身技術和資源優勢,力圖從系統的層面助力鄉村教育發展。2016年,“同一課堂”升級為“同一課堂?教育信息化”項目在陜西佛坪開展。除了聯合好未來教師培訓學院開展教師培訓,依托西安學而思培優組織佛坪青年教師跟崗研修之外,好未來還為佛坪引進自身開發的K12優質課程資源。

  2017年1月,好未來發布“希望在線”教育公益平臺,整合好未來集團及教育科技領域優質在線課程和教學產品,開放給教育資源匱乏的貧困地區。在剛剛過去的6月,好未來還在河南嵩縣與當地人民政府合作,通過為思源實驗學校架設適宜智慧教育的硬件設施,建設全面覆蓋教、學、測、評、管的教育云平臺,滿足課前、課中、課后和課外的教學全流程,并配合雙師課堂等方式,將河南嵩縣思源實驗學校打造成智慧教育示范學校。2017年1月,好未來與教育企業、公益機構、專家學者共同啟動希望在線

  從捐錢、捐物,到鄉村支教教師培訓,再到資源開放共享、打造智慧學校,好未來公益模式不斷迭代升級的背后,是專注教育公益的熱忱與決心,也是致力于用科技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使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