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調查顯示七成網友反對北大試行“實名推薦制”

    http://www.wwwfh2222.com   2009年11月10日09:57  荊楚網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記者羅欣實習生陳丹丹)從2010年起,北大自主招生將在北京、上海、湖北等十三個省市自治區試行“校長實名推薦制”。昨日,北大這一招生改革引起各方熱議。記者了解到,武大等在漢高校也有自主招生推薦報名制度,但不像北大這樣給予錄取環節上的大幅優惠。

      據介紹,“校長實名推薦制”是指:獲得推薦資質的中學校長,可向北大推薦優秀畢業生,審核合格的推薦生將直接入圍北大自主招生面試范圍,通過面試的學生高考時將享受線下30分錄取的政策。推薦生人數原則上控制在北京大學本科招生計劃人數的3%以內。

      在“實名推薦”的實施方案中,北大和推薦中學都需對被推薦的學生信息進行公示。具有推薦資質的中學,發現存在弄虛作假等情形,立即取消中學及校長的推薦資質;獲推薦的學生,發現弄虛作假,也會被取消資格。

      此改革措施引起廣泛熱議。昨日,新浪網進行一項調查:你如何看待北大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截止到昨晚23:00,共有10.8萬名網友參與討論,其中,67.5%的網友表示反對,認為“實名推薦制對多數人不公平”;24.8%的網友表示支持,覺得“可以彌補高考選拔人才機制不足,發現高素質學生”;另有7.7%的網友表示“不好說”。

      一些社會人士擔心校長推薦制會不會出現徇私舞弊現象,他們認為,現在國內的誠信條件不成熟,如果校長推薦不公正,這就可能會傷害到其他沒被推薦上的優秀學生。

      也有專家和網友表示,北大的這一改革是教育誠信實踐的重要一步,將來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但不能“因噎廢食”。推薦信在國外大學廣為采用,這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種特殊方式,有利于天才偏才的選拔,有利于社會誠信導向,而且高校對選拔機制應有自主權。校長推薦制,是校長以學校信譽做“擔保人”,把在某一方面非常拔尖的人才選送到高校,他的選擇必須是慎重的,否則就會影響到學校的聲譽,因此“人情”很難發揮作用。

      據悉,武漢大學等在漢高校在進行自主招生時,其中有部分名額的報名者需要所在中學校長推薦,才具有報名資格,但報名者必須通過學校的筆試,才能取得面試資格。

      網友PK

      正方觀點

      長期以來,高校統考統招一直“以分數為王”,這當然必要,但這也讓有些考試總分不高但有“奇才”、“怪才”的特長生徘徊于大學門外。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雖然推薦的候選生名額有限,也并不全是推薦一些特長生,但總算讓這類學生在考試之外又多了一種走進高校的可能性。

      反方觀點

      會不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某中學生自入學以來,考試成績平平,但占有其他“莫須有”的加分優勢,也占有老師的青睞分好感分,然后老師經過自己的評估報給校長,校長再推薦給名校,這里面有多少不民主的成分?有多少憑個人好惡而決定的成分? 


    相關報道:北大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 被薦者降30分錄取 2009-11-09 09:15:38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已有 _COUNT_位網友發表評論  
    登錄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