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四川“新高考”實施方案 后年春季前出臺

    http://www.wwwfh2222.com   2009年10月21日08:46  成都日報

      記者昨日獲悉,日前召開的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暨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工作會議透露出新消息:我省“新高考”工作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省教育廳計劃在后年(2011年)春季前出臺“四川省2013年高考實施方案”等。據悉,我省將采取一系列措施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

      明年進校的我省高一新生三年后將面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后的“新高考”。從省教育廳現有安排看,我省將至少提前兩年公布“新高考”的實施方案。省教育廳廳長涂文濤認為,我省高中學校辦學條件近年來有了很大改善,地震災區學校重建工作明年將全面完成,這些不僅有利于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也有利于對普通高考實施改革。

      明年啟動高中新課改

      我省將從明年啟動高中新課程改革。省教育廳要求全省各地學校嚴格按照部、省課程設置方案,根據規定的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的要求開設好必修和選修課程,不允許隨意刪減。此外,各普通高中學校將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具有特色的課程計劃,在保證開齊必修課程和最低限額選修課程的同時,制定選修課程建設規劃和年度開設計劃,逐步提高選修課程的開設比例,因地制宜開設好通用技術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新教材難度中等偏上

      省教育廳強調,所有普通高中都必須開齊全部必修課程,省級以上示范高中應努力開齊全部選修課程,其他普通高中在兩三年內逐步達到開齊所有選修課程的要求。

      我省將根據教育部的要求,進一步規范高中課改教材的選用和管理工作。省教育廳廳長涂文濤介紹,我省普通高中新課改教材將按照有利于減輕師生負擔、有利于教學研究指導、有利于高考命題的原則,選用適合我省實際,難度中等偏上的教材,且一門學科的必修模塊和選修Ⅰ模選塊全省統一使用一個版本的教材。

      全省統一評價認定制

      我省將探索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估制度。省教育廳要求各學校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個體差異的評價原則,綜合運用實踐操作、作品展示、自評互評等方式,充分關注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研究性學習、社會公益活動及日常表現等,為學生建立綜合、動態的成長記錄手冊,全面、如實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據了解,我省將建立全省統一的高中學生學業評價認定制度。

      高考正面導向新課改

      高考是關系到高中課改成敗的又一關鍵環節。省教育廳已經將課改年級(明年及以后進入高中的年級)的高考研究作為一個重要課題展開研究。據介紹,我省按照《教育部關于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精神,已經開始廣泛征求意見,認真研究論證,并著手積極制訂與課程改革配套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改革辦法,發揮高校招生對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正面導向作用。

      涂文濤認為,我省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正深入推進,高考自主命題工作已成功地進行了4年,這些為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評價和考試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

      后年春季前完成方案

      涂文濤介紹,為保障高中課改工作的順利推進,我省將研制高中課改的一系列配套文件,構建我省高中課改必須遵循的制度規則,形成系統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管理制度。這些配套文件將涵蓋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評價制度、招生考試、樣本校建設、條件裝備等各個環節,以創設確保高中課改有序運行的制度環境。據了解,“四川省2013年高考實施方案”以及“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課程設置方案”“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各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四川省普通高中學分認定與畢業管理辦法”“四川省高中畢業會考工作方案”“四川省普通高中教學儀器配備標準”等配套文件將力爭在2011年春季前分步研制完成。

      本報記者周波


    相關報道:四川普高課改工作啟動 明年秋增三門“動手課” 2009-10-15 08:43:21
              四川啟動高中課改 削減分數選拔人才比重 2009-10-15 08:42:13
              川新課改 高考很可能沖破唯分數論制約 2009-10-14 08:38:40
              四川借鑒浙江新課改 “3+X”模式很可能保留 2009-10-12 08:48:30
              迎接新課改 成都高中試水選修課 2009-10-11 09:19:53
              四川新課改明年啟動 高考內容將保持穩定 2009-10-10 08:42:45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已有 _COUNT_位網友發表評論  
    登錄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