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對自己的工作和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是一種情懷、一種執著、一份堅守、一份責任。每行每業都離不開工匠精神。放到教育行業,師者,也需要像工匠一樣熱愛自己的事業,細心雕琢,以對待孤品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成就最好的自己。

  在第33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新浪四川推出大型系列報道---師匠精神,走近一批優秀的教師,了解他們在日常教學中的創新與思考,故事與啟迪,風格與魅力。

  張霞:愛就是責任 愛就是奉獻

  “教師是以愛為主題的一份職業,愛自己的學生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是一種深入內心的甜蜜?!被仡?8年從教經歷,張霞常常感到幸福的不是個人取得了多么輝煌的成績,培養了多少高精尖的人才,最讓她引以為傲的是,用愛的力量滋養了一批批孩子的純潔心靈,哺育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愛的力量教育了我”

  “媽媽幼年喪父,家境貧寒,雖然只上過小學,但是老師卻給予她最大的幫助和最好的啟蒙,以至于她的知書達禮在鄉里遠近聞名。于是,媽媽的夢里常出現一個年輕的女孩,恍惚間是她自己,自信滿滿站在講臺上,面對無數雙天真的眼睛充滿熱情地教學?!睆埾蓟貞?,直到當了老師,媽媽才知道那個夢里的女孩是自己,“媽媽當時激動地說,真是感謝上天,夢中的這個女孩原來就是令我驕傲一生的成為人民教師的女兒?!?/p>

  張霞記得,在自己曉事之初,就經常聽媽媽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她因此而覺得幸福不已,“那些充滿真善美的故事滋養著我幼小的心靈,使我產生了對學習的無限好奇?!痹趶埾伎磥恚@些故事中濃縮著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

  張霞也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在求學路上得到無數老師給予的最誠摯的關愛。小學數學老師發現了“我”喜歡鉆研的特點,常常為我準備一些難題,點燃了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中學班主任在下雨天早早站在教室門口替每一個學生擦干濕漉漉的頭發;為了激勵我堅持鍛煉,強健虛弱的體質,老師還風雨無阻陪著我在操場上一圈又一圈地奔跑……說起老師們對自己的幫助,張霞如數家珍。她說:“老師們的循循善誘,兢兢業業,公正而不偏向,高尚的人格潛移默化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愛的力量教育了我!”

  媽媽的愛和老師們的愛,促使張霞走上了講臺,然后把愛傳遞給了更多的人。

  “教育是一項用心來經營的工程,面對工作,每個人都應當有一種高度負責的執著的態度,這種態度也決定了我們生命的高度,因為愛是事業的根基!”張霞說。

  在教學中用心用情,在歷練中不斷成長

  畢業之后,張霞主動回到家鄉的蘇坡小學任教,從風華正茂到人過中年,二十八年的堅守,與學校風雨同舟,共同成長。

  在任教之處,所遇學生的家庭教育意識淡薄,每個家庭幾乎都忙于生計,對孩子的成長疏于指導。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在教學生涯中,張霞無論作為一名普通教師,還是作為教導主任的身份,始終長年堅持家訪,以苦為樂,用行動詮釋,把教育工作從學校做到社區,做到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家長和孩子的心中。

  在教學中,她總是以學生為本,精心備課,優化課堂結構,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語”促思,以“文”化人,倡導大處著眼,小處著力,審問慎思,知行合一的以兒童為中心的課堂文化;在民主化的教學過程中,在充分的語言實踐活動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差異發展;注重習慣的養成,注重志趣的培養,任教班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全面發展,學生成材,家長滿意。

  在自我學習的同時,張霞從不拒絕歷練自己的機會。作為青羊區名師的她,多次做教學示范和學術交流,曾獲成都市和青羊區中青年教師賽課一二等獎;多次承擔青羊區課改研討展示課和課改研討實驗的專題講座,連續多年被聘為青羊區中心組成員和小學語文學科賽課評委……一路成長,一路收獲無數獎項和榮譽,支撐她的是始終堅持“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信念。

  排除萬難,打了一場完美的“勝仗”

  曾在《青羊教育》上發表的一篇名為《野百合也有春天》的文章,記錄了幾年前學校組織參加的百人團體操“竹韻蘇坡”在青羊區首屆體育節上亮相的盛況和激動人心的場面,學校以強大的勇氣挑戰自我,排除萬難,在青羊區幾十所學校中脫穎而出獲得百人團體操和方陣比賽兩個特等獎。

  回憶起那段往事,張霞仍記憶猶新,“雖然經歷許多的不易,付出許多的艱辛,節目的成功充分證明了學校團隊的強大實力,生活在這個充滿愛和向上激情的團隊中,我似乎充滿了無窮的戰斗力。”

  當時,張霞作為兩項比賽的主要負責人。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他們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克服著種種困難:無數次對主題和內容的商討,無數次制定和修改詳細方案,認真篩選苗子,解決實施過程中一個接一個的矛盾和沖突……和老師共同戰斗的日子里,常常已是華燈初上,身心俱疲。

  在青羊區大型體育賽場上,隨著激昂的鼓樂聲響起,學校的百人團體操隊伍吶喊著跑向賽場,將高高的雙臂斜插入瓦藍的天際,如乍生的雛鷹絨翅、初萌的新竹綠枝,帶著稚嫩的激動和堅定的信念組成校名的字符時,會場上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掌聲如潮水般紛涌而來,歡呼聲經久不停,坐在主席臺上的專家們不住地大聲贊嘆。見此情景,場邊的張霞感覺自己的心都沉醉了!

  “父母用最樸素的愛澆灌了我,使我懂得了愛就是責任,愛就是奉獻!”回味自己的教育人生,張霞坦言,是父母及家庭給予自己最大力度的支持,使自己能始終如一地安心于本職工作。

  鄒文成:孩子成長進步是我最大的幸福

  “我希望成為一名學生喜愛,家長擁護,社會認可,自身業務水平較高,有創造力的教師。我的動力來自于學生對理想的追求,家長對學校、老師的期望?!弊宰呱先咧v臺以來,鄒文成已經在從教路上走過了27個春秋。在這一路上,他始終堅定教育理想信念,并給自己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孩子的成功中享受到了孩子成長的樂趣。與此同時,孩子成長了、進步了是我最大的幸福。”

  種下“教師夢”,想用教師的真愛去愛學生

  “看到我的小學老師和初中的老師不為名利,只為我們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著想,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尊重和愛戴?!编u文成坦言,自己在老師的身上真正感受到了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的價值所在。

  “我上學那會兒,時不時都喜歡帶著媽媽給自己的水果到學校和老師一起分享?!编u文成回憶說,那時一個不經意的一個行為,卻是對老師由衷的尊敬和愛戴,“學生對老師的愛是無暇而純潔的,我也想長大后用老師的真愛去愛自己的學生,所以教師這個職業一直都是我的夢想。”

  如今作為一名資深名師,他最大的感悟是:老師首先應該熱愛自己的職業,再用一顆有愛的心去發現、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特長,盡自己最大可能幫助和成就每一個精彩的生命,讓他們都能夠獨自閃光,與人同輝。

  創新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鄒文成自從教以來一直有著對教育不減的熱情和對創新教育的不斷實驗探索。他認為,對于學生的教育應該是具有差異化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群體差異和個體差異,比如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我們就要關注他們屬于哪一種學習類型,視覺型、聽覺型還是操作型。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表現形式,同樣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多用賞識的目光看孩子,這不關對于學生還是自己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鄒文成還熱衷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意靈感,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科技活動和各級科技制作比賽,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比如,2010年帶領學生參加全國第四屆中國少年創意大賽暨知識產權宣傳教育活動總決賽獲得金獎,他還被評為了“百佳名師獎”、“全國創新教師獎”;連續兩年開展STEAM畢業課程,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能都得到了全面發展,這一課程不僅學生喜歡、感興趣,而且還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和認可。

  擺脫困境,重拾對教學的熱愛

  很多人在工作幾年后,適應了工作的環境和日常的工作任務,就會進入瓶頸期,產生倦怠感。對于工作的倦怠,是不分職業,不分年齡,也不分性別的。

  鄒文成也遇到過類似的困境。

  “我的倦怠主要來自學生,有一段時間感覺自己用了所有的辦法,用盡了力氣,學生的學業還是沒有明顯的成效。于是,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教學,有時甚至想放棄這種職業?!编u文成說,隨后通過閱讀教育方面的專著,聽取有經驗教師的建議,多看教學案例,了解學生成長的過程,最后根據學生成長的規律,循序漸進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業也明顯提高了,再次找到了教學的熱情和成就感。

  “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應該靜下心來用心教育,千萬不能浮躁?!编u文成建議年輕教師,要樹立教育目標,在教育中充滿愛,在愛中體驗對生命教育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