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信任危機”考驗留學行業(圖)
倒閉潮、黑中介、假文憑……
2009年對于留學市場來說,是較為波折的一年。留學安全事件的風起云涌、私立學院倒閉潮的高潮迭起、個別不良中介提供假文憑等事件,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整個留學市場遭遇“信任危機”。面對國外層出不窮的“山寨大學”、“野雞大學”,或許該警醒的不僅僅是國外的教育主管機構和留學機構,還有國內的學生和家長。
1.私校倒閉事件層出不窮
對于以教育作為產業的澳大利亞,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不合格的私立院校應聲倒下,使得很多無辜學生卷入其中,蒙受損失。其中最突出的莫過于澳環球校園管理集團下的5所私立學校破產倒閉,這一事件致使逾千名中國學生受影響。而私校眾多的新加坡,雖然每年都會有私校倒閉,但今年尤為突出。
除了私校倒閉外,申請材料造假、院校偷梁換柱,今年不少學生的“黑中介”遭遇讓他們發現,留學“黑中介”不僅國內有,國外也同樣有,2009年 3月英國“維珍黑中介”事件,導致近百留學生受影響,而其中大部分是中國學生。面對國內與國外都存在的“黑中介”問題,也許更需要考慮是什么為“黑中介” 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疏于監管的制度漏洞或許不是唯一的原因。另外,4月份法國數百中國學生被曝涉嫌賄賂校方買文憑事件,在影響往后中國學生入法國學校的申請的同時,也讓國內企業對海歸的國外文憑的含金量產生質疑。
2.澳、新私校面臨“洗牌”
事實上,新加坡有關方面早就注意到部分私校的“亂象”,從去年起,新加坡就傳出要制定私立教育法并出臺新認證的消息。今年下半年,新加坡再次傳出出臺私校教育法案的消息,并在今年年底實施教育信托保障計劃(EduTrust Scheme),以該計劃來取代消協保證標志學校服務鑒定計劃(CaseTrust for Education)。業內人士分析,新私立教育法案的出臺只會讓好學校越來越好,差學校將被淘汰。新的認證計劃將會導致一些私立院校對自己重新定位,有的做相應重整或重組。新加坡私立院校將面臨新一輪洗牌。
而澳大利亞私校倒閉潮的涌起,則與澳大利亞政府政策調整有關。國際教育是澳大利亞的第三大創匯產業,但近年來卻暴露出一些問題,為了保證其教育質量,澳大利亞今年“重拳出擊”,查處了很多違規中介。澳大利亞教育部長8月份宣布,所有提供國際教育的機構,在明年底以前要按新要求重新登記。在這樣的調整下,一些有問題的私立學校無法生存下去。
3.美、英留學強勢升溫
由于國內人士對澳大利亞院校信任度的下降,留學信息透明化程度加強以及英、美兩國在簽證上逐步放寬,今年英、美留學市場上漲幅度明顯,反之,澳大利亞則有衰退之勢。
據悉,截至11月15日,美駐華使團今年共簽發9萬多個學生簽證和交流訪問學者簽證,比2008年增加23%。前不久,美國移民申請費用由原來的943元降至930元,同時美國正在制定一項旨在加快中國公民辦理赴美簽證的新政策,這將使中國學生赴美留美簽證變得更簡便,獲取獎學金的機會也會有所增加。
除了美國,英國也受到更多學生的熱捧。今年英國引入新的針對留學的簽證體系——“計點積分制”第四層次。經過前一階段的磨合,該政策的優勢逐漸顯現,而且對資金要求的降低也令更多學生夢想成真。英國駐廣州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的工作人員預計,2009年赴英中國學生人數將超過3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將超過25%,其中本科申請人數增長最快。學生的專業選擇多樣性增強,除了傳統的商科等熱門課程外,許多其他英國優勢學科,如生命科學、傳媒和創意設計也越來越受到學生青睞。
4.明年還將維持“牛市”
近5年,留學市場出現高速增長,形成所謂的“牛市”。而據專家預測,這種“牛市”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明年留學市場還將呈現上揚態勢。
“教育是‘剛性需求’,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長,開始有意識地要把孩子培養成為國際化人才。此外,在就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國內優質教育依然緊缺的條件下,出國深造的需求將被進一步激發。”啟德教育集團留學事業部副總經理張超分析說。
有專家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認同“職業方向引導專業選擇”的理念,實用類、就業率高的課程將會越來越受到歡迎,例如英國、澳大利亞的“三文治課程”,美國、加拿大的“COOP課程”(帶薪實習課程)等。而對于成績拔尖、各方面表現不錯的優秀學生而言,依然會青睞世界頂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