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80后新人漸漸成為職場新主力,為此新浪小編特別選擇了《厚積薄發》的博客文章供大家參考。
1 正確的評估自己,千萬別再作白日夢
2 別總看著別人好,因為別人還看著你好
3 興趣不等于事業,不要輕易的跨圈子、跳槽
4 聊天多聊別人,不聊自己,聊別人也是點到即止
5 只能相信自己,職場不是過家家,沒有你的親人
6 剛進公司一定低調,切不可成為眾人“焦點”
7 別輕易的抱怨,說出話來就要達到目的,你的一句抱怨恰恰成了別人的把柄
8 不要羨慕“背景”牛的人,一定要跟他們搞好關系,即使你心里再不屑
9 領導就是領導,再親熱也不代表能“稱兄道弟”
10 30歲之前要明白“我未來想干什么”“積攢實力掙30以后的錢”
11 30之前該花的錢要花,攢不下來
12 當官不打送禮的
13 別想背靠好幾個大樹,那就等于一個都沒靠
14 找一個“他吃肉能給你喝湯”的大樹靠上
15 沒有領導能當一輩子,所以不要不把別的領導放在眼里,這樣猜留有余地
16 沒有一個傻子,你別覺得自己能“陰”誰一把,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別人“懶的搭理”你
17 對領導只能說好話,要你提意見,8分褒2分疑,千萬別覺得領導給你提意見的機會,不然你可能不會有再提意見的機會
18 寧可讓人把你當傻子,別讓人把你當“人精”
19 什么位置就干什么位置的事,千萬別想當然的做主
20 永遠要多請示領導,即使他都讓你請示煩了或者罵你怎么這么笨,你的笨才顯出他的不笨
21 適時請領導吃吃飯,即使他不去證明你想著這回事
22 送禮一定要私下聯系,直接打手機,他不收說明你還沒有“價值”,但至少證明你心里有他,總比領導都不知道你這個人好
23 要相信人不可能一輩子干一個工作,所以也不可能一輩子都要看誰的臉色
24 真正“鉆研”一門手藝,自己的才能別人投不走
25 靠攏這個勢必得罪那個,沒有辦法,但至少表明是“形勢如此”,不是“惡意為知”
26 領導永遠沒有錯,都是我沒有領會領導意思
27 同時都是對手,即使他一再表示他如何如何佩服你
28 有機會多充電,別一下班就上網聊天打游戲,您別跟“家庭婦女”似的,不能報班就多讀讀書,至少在飯桌上多個話題聊
29 敬酒是必需的,喝酒是有講究的,別上來就敬,得等領導之間寒暄完了才輪到你。
30 千萬別覺得領導夸你兩句就是重用你,領導夸你的同樣也夸過別人,說明這是個會當領導的領導
31 風水輪流轉,不可能你永遠“受寵”或“不受寵”,所以不要把事情做絕了
我的建議只適合老百姓家的孩子,天生叼著金湯勺的您只當是笑話看看就好。
其實我是上了大學三年級就在外面實習了,經驗也是一點點總結的,一開始我也使很“倔”的一個人,吃了不少虧,但是我告訴自己,錯誤不能犯第二遍,所以之后的工作看來要略微順暢一些。
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先實習再工作,畢竟人都是需要經歷過才能發自肺腑的得到教訓,光看別人的文章,你不會感到切身之痛,也就不會深刻體會的職場之事。
我首先建議的就是略知一二“厚黑學”。“厚黑學”說白了,四個字總結“臉厚心黑”,不是我心里太陰暗,慢慢的所有人都會令叫什么叫“人性的丑惡”。你可以自身設想一下你自己,看著別人好了,你會不嫉妒?看著別人“受寵”你就能那么心平氣和?自己都沒辦法管住自己,又何能讓別人當“不計得失的活雷鋒”?
所以,首先進入職場,我們先要做好第一個思想建設。“沒有人是朋友,所有的話都是有目的的”。在這種思想灌輸下,別人的挖苦諷刺,勾心斗角慢慢的我們就也能心安理得的理解了,換作是我,我也一樣,這樣我也就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氣得吹胡子瞪眼,最后換來的不但問題得不到解決,而且落下個“跟孩子一樣”的可笑稱謂。
其次,我們進入職場,要做好的第二個思想建設“這件事要么痛痛快快不做,要做就別一臉不高興”。
一開始我也犯過這個毛病,新來的人么,老員工總要多支使支使,心里小有不快,一邊干還一邊抱怨,到了,活你給干了,還落不下個好印象,成了廢話太多的典型。
所以,以后再遇見這種事情,要么痛痛快快干了,嘴里還要說著:“應該的,您別動,我來就行”,要么,一開始就徹底別干,找個借口忙別的去。省得最后兩頭都不占。
再次,我們進入職場要做的第三個心里建設是“我在這里究竟要干多久,這里能給我帶來什么?”這個東西是最重要的,是要邊干邊琢磨的,有時候,琢磨2,3年也不是不可能。
像現在我在的單位,剛一開始,由于這個單位是正規的“中”字頭企業,所以一開始的打算是干一輩子,但是之后由于“事業型單位”的特點,“講資歷,磨死人”也就是說,沒個10年,別想出頭,再加上公司少的不得了,所以有過“騎驢找馬”的念頭,直到今年,我才能比較理智的觀察這個工作, “中”字頭的企業,至少能給我帶來“名譽”,也就是說“圖不了利但我能圖名”,利用這個平臺,我可以開展我個人的工作(事業談不上)……
所以說首先要明確,我打算在這里呆多久,打算帶一輩子,沒辦法,前十年你就要夾著尾巴,如果只是想利用這里儲備能力,以后自己創業,那么掌握技術,包括管理都成了你的重中之重。
當然我還是建議,畢竟一個工作都要干上幾年,這幾年不能真的到時候全都拋之腦后,從零開始,所以邊干邊嘬么,這樣你才覺得是給自己干,不是給別人干,這樣你才能有動力。
“1000個人里最多只有1個老總和1個弱智,很不幸大多數人都是剩下998個普通人中的一員”。
別覺得自己很成熟,或者比同齡人成熟,有這個想法通常就是“不成熟”的表現,真的沒有什么人是傻子,是任憑你玩弄于鼓掌之間還渾然不知的弱智,“精英”少吧,同樣“真傻子”也很少,我們很多人都在追求“精英”的同時,忽略掉了“我們都是普通人”這個概念。
我很愿意讀“成功人士”寫的書,但只要看到“勤奮+努力你就能成功”這樣的話時,我就絕對不會購買了,因為我知道,這本書真的只適合那些“躊躇滿志”“志比天高”的“孩子”閱讀的,讓他們讀完以后,10分鐘之內充滿了“我能行”的意志強心劑罷了,而副作用就是,等殘酷的事實一次又一次轟掉他“勤奮+努力你就能成功”的愿望時,他迷茫無助,掉落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