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解讀:“招聘會恐懼癥”可能就是病

    http://www.wwwfh2222.com   2009年10月09日09:42  揚子晚報

      網友“狂奔的蝸牛”感嘆自己患上了“招聘會恐懼癥”,自稱畢業后從未參加過一場招聘會的她,靠電話郵件找到了一份保險銷售員的工作后,一邊繼續通過電波、網絡謀求更好的職位,一邊堅持對身邊大小招聘會過其門而不入。

      有專家說了,此類對招聘會心存恐懼的求職者為數還不少,希望他們及時調整心態,并開出了若干處方。可記者覺得,如果真到了像“狂奔的蝸牛”自述的那樣——擔心自己“進了人才市場后沒命出來”,那對招聘會搖搖手說說不字倒也未嘗不可。都怕成這樣了,面對那些以逸待勞的招聘官,身邊又有數以千萬計的競爭對手虎視眈眈,平時的功力壓根發揮不出來半成,勝算可想而知。不如把有限的精力和財力像“狂奔的蝸牛”一樣,用于打電話、發郵件,這從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趨利避害、揚長避短——事實上,人家最后找到了一個賣保險的工作,這個結果,給一樁本是作為反面教材出現的事例,平添了重新打量的可能。

      恰逢國慶黃金周,說到“招聘會恐懼癥”,記者想起了另一個近年開始流行的癥候群:長假恐懼癥。患此癥者,對長假期間遍及全國各大景點、旅游城市以及各主要交通線路的擁堵深深恐懼,他們常常會在整個假期里,在家中睡覺、讀書、寫字或者看碟、種花、養草。當某個長假即將來臨,同事朋友們都在忙著訂機票賓館,他們卻巋然不動,閑庭信步地看著身邊蕓蕓眾生,眼神中不無睥睨,這份泰然,倒是像極了提前進入無紙化時代,連一份裝訂好的簡歷都沒有的“蝸牛”同學。

      而多年的采訪經驗表明,“長假恐懼癥”曾幾何時出現過一種變異版本,就是“休息恐懼癥”,長假對此類患者來說簡直是個夢魘,因為他們一旦從工作的狀態中走出來,就完全找不到自我。他們需要用不停自我加碼的工作壓力去強迫自己進入一種類似于催眠的精神世界,他們害怕交友卻又恐懼獨處,嚴重缺乏尋找生活樂趣的能力;而“招聘會恐懼癥”更進一步,則是“就業恐懼癥”,嚴重者一想起“找工作”三個字就出現本能的恐懼、迷茫、失落、自我懷疑,甚至失眠多夢、頭暈乏力、食欲下降、記憶力衰退……

      突然想起電視劇《潛伏》里一句經典臺詞: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做占領。不是嗎?同樣的“招聘會恐懼癥”和“長假恐懼癥”,基于避重就輕式的迂回,就不是真正的“恐懼”,而屬于生活智慧的范疇;基于心靈的戰栗、自信的崩塌,那就不僅僅是“恐懼”,甚至成了一種病。智慧與病態就在一念之間,那就是,你是否找到那個目標,并為之堅持。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已有 _COUNT_位網友發表評論  
    登錄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