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扮靚城市“面子”夯實民生“里子” 宣漢縣大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2022年11月17日 14:57 新浪四川城事 

      “馬老板,最近生意還可以嗎?”

      “城市環境變好了,客人比過去多些了。”

      ……

      11月14日,走進宣漢縣東鄉街道上城壕,只見縣住建局負責舊城改造工作的涂曉龍正挨家挨戶走訪,與沿街居民、商戶協商通道打造有關事宜。

      “路敞亮,百姓的心也跟著敞亮了!”市民馬健在上城壕經營一家火鍋店,隨著街道路面改造,生意越來越紅火,心里甭提有多高興。時下,當你漫步這座小縣城,一幅幅文明新景圖隨處可見:整潔寬敞的街道、鮮活有趣的文化墻、活力四射的文明志愿者服務隊……

      這只是宣漢縣大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一個生動實踐。近年來,宣漢縣大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改善基礎設施,培育文明新風,既提升文明創建“硬實力”,又提升了文明創建“軟實力”,不僅扮靚了城市的“面子”,也夯實了民生“里子”,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扮靚城市“面子”提升文明創建“硬實力”

      “我們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給居民樓安裝電梯,這樣更加方便腿腳不便的老年人出行。”宣漢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住保股股長李龍江說道,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他們聚焦于探索“一老一小”小區服務新模式,打造5分鐘黨群服務圈,以老人、兒童兩大群體撬動鄰里自治新生態,不斷提升老舊小區居民幸福指數。

      據李龍江介紹,該縣將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作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抓實整治“群眾最不滿意10件事”之“城區老舊小區設施設備陳舊、損壞嚴重、急需維修改造”問題,大力開展城市更新行動。2022年,該縣擬改造老舊小區13個4061戶,涉及樓棟數98棟,建筑面積約40.78萬平方米。

      這只是宣漢縣扮靚城市“面子”提升文明城市創建“硬實力”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持續做大“一主七中心”城鎮格局。做強縣城主城區,按照“山環水繞、山水相映”生態濱江城建設目標,強化城市功能設施建設,持續推進老舊小區、農貿市場改造,啟動建設城市智慧停車場,力爭建成區面積達24平方公里。加快推進7個中心場鎮提檔升級,輻射帶動周邊鄉鎮協調發展,推進南壩、普光、土黃創建“省級百強中心鎮”,力爭城鎮化率達到47%以上。

      “我縣協同作戰,精細梳理、分類施策,多方聯動、組合發力,不斷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打造城市管理‘加強版’,實現城市文明‘升級版’,不僅是一塊極具含金量的‘城市招牌’,更彰顯城市文明的硬核實力。”宣漢縣住建局局長趙小軍說。

      開好精神“藥方”,提升文明創建“軟實力”

      “這方面的書籍我期待很久了。現在針對老人的騙局那么多,有時還真辨別不出,我要利用這本書,提升自己的防騙意識。”在宣漢縣天生鎮仙橋社區舉辦的“三級書記”薦書院壩讀書會上,71歲的社區居民尹大友從社區書記曹先銀手中獲贈《中國老年人防詐騙指南》一書異常激動,決心要認真閱讀這本書,來提升自己的識別能力。

      一座城市的美,在于骨子里的精神。為進一步提升市民素質,培育文明新風,宣漢縣創新推出了“三級書記”薦書活動。“三級書記”薦書即縣委書記,縣級各部門(單位)、各鄉鎮(街道)黨委(黨組)書記,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向所在單位(轄區)干部群眾推薦閱讀書目。三級書記帶頭每天讀書一小時,每月閱讀一本書,在全社會大興讀書學習之風,引領全縣干部群眾好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據宣漢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向川介紹,宣漢堅定不移實施“文旅靚縣”戰略,升級打造5分鐘閱讀圈、52家實體書店、123個學校藏書室、342個農家書屋、500余個職工書屋、1000萬余冊各類藏書,持續推動全縣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不斷增強“書香宣漢·全民閱讀”品牌影響力,使全縣干部群眾在閱讀中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在實現自身全面發展中傳承新時代文明、為宣漢縣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增添科學發展的創新動力,增強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

      這只是宣漢縣開還精神“藥方”提升文明城市創建“軟實力”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宣漢縣堅持把精神引領作為提高市民素質的重要抓手,不斷強化教育引導,全面提升市民素質。圍繞“爭做文明宣漢人、爭創全國文明城”創建主題,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等文明細胞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尋找最美宣漢人”大型公益活動,設立“宣漢榜樣”宣傳欄,充分發揮“全國文明家庭”“全國勞動模范”等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全覆蓋開展“講文明、講衛生、改陋習、樹新風”活動,認真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營造崇尚文明、倡樹新風的濃厚氛圍。

      夯實民生“里子”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臨近中午,到我家去吃飯嘛,多個人多雙筷子……”來到宣漢縣蒲江街道石嶺社區公園城,遇到小區居民譚天建,他誠摯地邀請,一股崇德向善的新風撲面而來。

      如今,只要行走在宣漢縣城的大街小巷,一步一景,無不讓人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的強勁脈動。“宣漢城鄉面貌變得越來越整潔,我們生活在這里很有幸福感!”不少市民感慨地說,宣漢縣城市建設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起,最大限度地讓群眾得實惠,讓文明創建看得見、摸得著。

      近年來,宣漢縣聚合全域力量、精準發力攻堅,精細精致治理城市,城市發展更具活力,不斷提高市民素質和社會整體文明程度,不僅扮靚了“讓城市更美好”這個“面子”,更做實了“讓人民更幸福”這個“里子”。

      走進宣漢縣文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只見一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在義務輔導一位孩子做功課。據文昌社區黨委書記王春介紹,宣漢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與文明城市創建有機結合,推出結對共創衛生城、路口勸導助文明、文明禮儀進萬家等系列文明實踐主題活動項目,切實解決創建文明城市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我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發揮志愿者作用,以‘童伴媽媽’的方式提供安全看護、作業輔導等,確保孩子們托得住、管得好。”王春介紹,除了“童伴媽媽”,社區還組建了理論政策宣講、文化健身、環保衛士、平安巡防等志愿服務隊,并按照“群眾點單、總隊派單、服務接單、群眾評單”的方式,積極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深入弘揚“余時能幫、遇事就幫、預事即幫”的宣漢志愿服務理念,真正做到貼近群眾需求、解決實際問題。 (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文/圖 張平 漆楚良 彭小懿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