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運動|娛樂|汽車|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走進初心公園,回顧紅色百年

    2021年06月11日 13:33 新浪四川城事 

      在渠縣的初心公園里,“初心之路”的“心”型地標、龍潭起義的雕塑、營渠戰役的雕塑等紅色遺跡,在渠江江邊聳立,成為市民游園新熱點。

      從初心公園正門進入,矗立在我們眼前的入黨誓詞時刻提醒黨員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初心之路”的“心”型地標前。“初心之路”四個大字旁邊是紅色綢帶的造型,寓意一路迎風,砥礪前行!周圍設置的玻璃鋼坐凳,方便游客小憩。

      燎原渠縣

      踏著初心之路沿東側長廊曲折北行紅綠相間,紅色代表革命先烈傳承發揚紅色精神,綠色代表生態環保,所以這條路又叫做生態發展之路。站在這個位置上,兩江四岸的美景盡收眼底,到了夜晚,華燈初上,明月大橋和藝德大橋的燈光交相輝映,光影璀璨,流光溢彩!讓廣大市民感受到渠縣欣欣向榮的新氣象!也實現了城市在公園之中,公園在城市之中。

      初心亭的周圍采用了燈光投影技術,通過時間順序,將渠縣縣委、渠縣人民政府成立的過程用銹板呈現。讓第一次來渠縣的人快速了解渠縣,感受古都賨國的魅力。

      營渠戰役

      1933年9月,儀隴戰役之后,紅四方面軍按照中央指示,在渠江和嘉陵江之間鞏固和擴大根據地,發動營渠戰役。這次戰役解放營山,在陜革命根據地軍事斗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重大影響。

      浩氣亭里用繡板雕刻的幾個渠縣革命小故事,“聲勢浩大的抗戰宣傳”講的是9.18事變之后時任渠縣縣長的李治國組織宣傳小分隊,向群眾灌輸愛國思想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

      龍潭起義

      龍潭起義是渠縣建黨以來,由地方黨組織的一次農民武裝斗爭。據史料記載,在1948年9月20號夜里,李嘉慶隊長在龍潭獅子山舉行誓師大會,當天夜里就和敵軍進行了激烈的交戰。而我軍在撤退的過程當中有些戰士被逮捕,其中有一個叫肖平安的戰士,英勇就義之前,年僅27歲。為了保護戰友,將龍潭起義的名單吞下肚,從容就義。

      宕渠新生

      詩人艾青曾說過“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1949年12月12日渠縣和平解放

      宕渠兒女生活越來越舒心,使得宕渠兒女對故土的熱愛也越發厚重,新時代的詩人們也盡情抒發對故鄉的熱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明月居士寫的一首宕渠賦,寫出了渠縣人睿智堅韌,奮勇爭先的渠縣精神。

      渠縣是中國詩歌之鄉,中華詩詞之鄉,有非常著名的宕渠四子,楊牧,李學明,周嘯天,賀享雍,他們為推動渠縣的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楊牧的很多詩歌被選入課本,李學明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對于鄧小平理論研究做出了貢獻。周嘯天是四川大學文學系的教授,他的作品《將敬茶》獲得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賀享雍是中國著名的鄉土文學作家,他的作品《蒼涼后土》被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

      春滿渠江

      馬面溪索橋,又叫幸福橋,是初心公園的網紅橋,網紅橋右手邊是“忘憂渠縣,心安此處”的標語,渠縣是“中國黃花之鄉”黃花又名“忘憂草”“忘憂渠縣”也就是這么來的;心安此處得益于宋代大詞人蘇軾的《定風波》中的一句 “此心安處是吾鄉”,寓意著到了渠縣憂愁都忘記了,心也就安定下來了。所以連起來就是“忘憂渠縣,心安此處”。,

      百年間,回望歷史,這些革命歷史見證著革命先驅用青春、熱血與生命書寫的奮斗歲月和感人故事;展望未來,這些紅色印記正在重新煥發光彩,帶領市民游客追憶初心、砥礪前行。

      (來源:渠縣縣委宣傳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