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載攻堅路 云開見日明 ——宣漢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冬日的晴空,激蕩起記憶的云朵。
從“2016年首戰告捷”到“2020年決勝收官”,從“不落一戶一人”到“攜手齊奔小康”,從“全省貧困人口最多”到“全省脫貧人口最多”……歷經六載攻堅治貧,4271平方公里的宣漢大地上,無論是州河水堤兩岸,抑或在巴山峽谷之巔,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回首,向貧困宣戰
宣漢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南麓,地處川、渝、鄂、陜結合部,轄37個鄉鎮(街道)、343個村、79個社區,人口132萬,有土家族人口近7萬。宣漢是全國革命老區縣、四川省擴權強縣試點縣和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縣,1986年、2002年、2012年連續3輪列入國家級貧困縣,也是秦巴山區連片貧困地區縣。
2014年,經過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全縣有貧困村211個、貧困人口5.76萬戶20.58萬人,貧困發生率18.9%,遠遠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是全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全縣70%以上區域為丘陵山地,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重、成本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差、水平低,貧困發生率遠遠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遠遠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面對貧困人口多、區域貧困深重的現狀,宣漢縣堅持“精準扶貧”與“開發扶貧”雙輪驅動戰略,因地制宜以區域大項目帶動大脫貧,著力走出一條“以開發促脫貧助增收”的奔康新路。

經過深入調研,宣漢縣委、縣政府果斷決策部署,將全縣劃分為東北部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綜合開發示范區、中部山地特色農業示范區、西部產業脫貧示范區、南部鄉村旅游及特色種養業示范區等“四大脫貧攻堅片區”,并由四大家主要領導分片掛包推進,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
“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志在必得的信心,舉全縣之力、用超常之法、下非常之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摘帽戰’”。動員會上,達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宣漢縣委書記唐廷教擲地有聲。
向貧困宣戰,一場壯闊波瀾的脫貧攻堅戰拉開了序幕。
鏖戰,朝小康沖刺
擼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在脫貧奔康路上,宣漢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集中精力打好“五大攻堅戰”。
打好住房建設攻堅戰。扎實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38179人。創新實施農村住房改造“廣廈行動”,統籌抓好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地質災害避讓搬遷等工作,累計消除農村危房、土坯房和泥夾墻房14.43萬戶,農村整體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觀。

打好基礎設施攻堅戰。新建及硬化農村公路3000余公里,實現村村通硬化路;新改(擴)建農村飲水工程2500余處,貧困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得到全面解決;211個貧困村實現了電力、通信和網絡全覆蓋。
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圍繞“高山藥材、半山水果、低山種植、全域養殖”立體農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牛、藥、果茶、菌”等特色產業,全縣牛存欄16.13萬頭,發展中藥材25萬畝,水果19.25萬畝,茶葉18.2萬畝,食用菌生產規模達3.2億袋,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平均增收達到2600元。
打好民生保障攻堅戰。不斷提升各級學校硬件和師資力量,2014年以來,全縣共計5.6萬余名學子考上大學,其中有76人考入清華、北大,全縣大學升學率達91.44%。持續提升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醫療服務水平,成功通過縣人民醫院創“三甲”現場評審,低保、五保、新農合等社會保障政策全面落實。

打好精神脫貧攻堅戰。宣漢堅持“扶貧先扶志”,深入開展“誠信·守法·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以“掛紅燈籠”的形式表揚先進、鞭策落后,全縣形成了“爭當模范戶、爭掛大燈籠”的良好局面。同時,廣泛開展“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貧困群眾的文明意識樹了起來、精神面貌好了起來。
幸福,在這里綻放
家住廟安鎮八廟村的脫貧戶黃孝權,望著自家蔥蘢的脆李園,滿心歡喜:“政府給我們購買苗木、傳授技術,并引進客商、統一收購,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我家一年種植脆李能有5萬多元的收入,日子越來越好了。”

同樣的幸福也綻放在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的每一位群眾臉上。
“景區開發不僅讓這深山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讓我們老百姓脫貧致富,得了實惠……”渡口土家族鄉果壩村1組村民王青學曾是一名以販賣土特產為生的小商販,脫貧攻堅以來,隨著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的建設和開園,他在家鄉經營起了獨具土家風情的民宿和農家樂,“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我的十多個房間天天爆滿,生態魚、土家菜等特色美食深受游客喜愛,幾天下來收入了好幾萬呢。”
文旅扶貧帶來的巨變,同樣讓三墩土家族鄉大窩村1組脫貧戶蔣明芬感慨良多:“以前條件有限,只能外出打工……現在景區開發了,帶動大家在家門口就業,我在桑樹坪親子樂園上班,每個月工資2200元,更重要的是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生活很幸福。”
據悉,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開園兩年來,已接待游客312.7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92億元。同時成功探索出資源入股、勞動就業、經合組織、經營幫扶、農旅聯動、文旅融合、廣廈行動“七大脫貧模式”,有效帶動片區102個貧困村、9.1萬余貧困人口脫貧奔康,輻射帶動周邊21個鄉鎮、46萬余人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貧困山區依托文化旅游業實現脫貧奔康的新路子。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宣漢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同年5月,宣漢縣榮獲“四川省2019年脫貧攻堅先進縣”稱號。截止目前,宣漢縣211個貧困村全面退出、20.5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時下,巴人故里、山水宣漢正處處煥發出致富奔康的蓬勃生機,132萬宣漢兒女正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昂揚奮進。(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圖文/張平 唐豐)
猜你喜歡
- 學好技術做“打工人” 達州駐深圳流動黨委為250名老鄉免費培訓
- 評論() | 分享11月20號 11:25
- 流感、支氣管炎、慢阻肺、新冠肺炎……專家教你這樣識別和預防
- 評論() | 分享11月19號 14:44
- 四川省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嘉年華展示活動
- 評論() | 分享11月19號 14:43
- 簽下26個投資項目 達州達川區這場推介會為何“爆單”
- 評論() | 分享11月19號 14:42
- 開展“世界早產兒日”義診 緩解達州“新手爸媽”育兒焦慮
- 評論() | 分享11月18號 12:44
- 與周永開面對面 達州年輕紀檢干部學到了什么
- 評論() | 分享11月18號 12:43
- 達州中院召開十大典型案例暨典型司法建議新聞發布會
- 評論() | 分享11月17號 14:19
- 收藏!陽光、溫泉、冰雪,都有!四川這些冬游線路適用于全國
- 評論() | 分享11月17號 13:31
- 勵志!開江“鴨爺”鄧云德的致富路
- 評論() | 分享11月17號 13:27
- 初看“寶馬哥”細查“癮君子” ——達州宣漢公安交警查獲一起毒駕
- 評論() | 分享11月17號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