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催生小康花蕾

9月29日,由著名導演哈文及其核心團隊精心編排的巴文化大型情景史詩劇《夢回巴國》,將在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閃亮登場,成為“文旅融合”品牌文化產品,讓世界看見巴文化……通過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宣漢綻放絢麗奪目的脫貧致富火花,催生小康花蕾。
巴風土韻源遠流長,土家民俗風情獨具,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宣漢人文厚重,悠久的歷史饋贈眾多文明瑰寶,慷慨的自然賦予一片秀美山川,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為文旅融合提供豐富資源。
今年8月,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游客井噴,接待游客達22.3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億元……幾年來,宣漢縣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載體,以“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國巴文化高地”為方向,不斷推動文旅融合從理念走向實踐,塑造“最美中國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品牌,實現文化和旅游的互惠互利、共贏發展。
弘揚樊噲精神 激發內生動力
走進巴山大峽谷,只見土黃鎮的卸任干部錢光明,戴著一頂草帽堅守在村道施工現場,一絲不茍地監督著工程質量。
據錢光明回憶,他爺爺錢大均曾是龍泉鄉穿石村的黨支部書記,1982年犧牲在巴山大峽谷人行棧道施工途中;父親錢學安,共產黨員,1995年犧牲在新城(口)開(縣)公路鐵門檻施工路段。當時,為給父親籌集修路款而到山西煤礦打工的錢光明,忍著巨大悲痛,接過爺爺、父親傳下來的鋼釬、鐵錘,加入修路大軍。當年,為修通貫穿整個巴山大峽谷的道路,改變樊噲片區8個鄉鎮近7萬土家族鄉親的貧窮面貌,宣漢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包括時任縣交通局長李春榮在內的18名宣漢好兒女把生命永遠留在了巴山大峽谷。
錢光明一家三代修路的故事,折射百萬宣漢人民改變落后交通面貌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樊噲精神”。多年來,宣漢結合新時代發展要求,深入挖掘“樊噲精神”的豐富時代內涵,延續深化了“紅軍精神”“抗洪精神”“奔跑精神”“務實精神”……不斷增強其感染力,全力以赴把這張名片擦得更亮。
宣漢加快“樊噲精神”品牌的產業化步伐,推進縣城西區新城、濱湖路、《夢回巴國》演藝中心、巴山紅軍公園、羅家壩遺址博物館等建設,將“樊噲精神”教育與傳播弘揚優秀歷史傳統文化、革命紅色文化和全民礪志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干事創業激情。

在巴山大峽谷景區渡口鄉,宣漢精心打造《夢回巴國》演藝中心,劇場內外觀設計風格相互統一,設計理念緣于古巴國文字中的“巖”字,秉承巴國風情、宣漢特色、中國元素的宗旨,呈現宏大、典雅、端莊的氣質。特別是室內機械舞臺,打造成為全國最高舉架、最大跨度、最廣面積、最多層次的全新室內劇場類表演空間,全國首個縱向升降“懸掛式”立體感觀眾席,可整體完成上升、下降等極致落差變化,為觀眾營造前所未有的觀看體驗,切身感受“樊噲精神”的的魅力。
由著名導演哈文及其核心團隊精心編排的巴文化大型情景史詩劇《夢回巴國》,是一場立足于古老巴國文明,以橫貫古今、悲壯凄美的愛情傳奇為主線,展現當地從古至今磅礴壯美的自然景象、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豐富多彩的人文風情和傳承不息的巴人精神的大型劇目,講述了巴國子民在巴山大峽谷定居之后,用他們的勤勞智慧,發明創造出無數文明精粹,這是對“樊噲精神”的一次藝術凝練和現代弘揚。
在宣漢這片熱土地上,全縣數萬名幫扶干部繼續發揚“樊噲精神”,走村入戶開展幫扶工作,為貧困戶解難題、出實招:基礎設施建設現場人頭攢動、干勁十足,干群齊心協力拔窮根的生動場面隨處可見,脫貧致富的勢頭如春潮洶涌、激蕩澎湃……
加快文旅融合 提檔升級產業
靈官廟、狀元塔仿佛在訴說久遠的故事……9月10日,記者來到巴山大峽谷峰頂——羅盤頂,只見這里摩肩接踵、人氣火爆。
如今的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到景區“打卡游”,更愿意選擇看民俗、看歷史、看文化,越來越追求個性化、深度化、特色化的品質旅游。羅盤頂的火爆,正是順應了新時代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新需求。
幾年來,隨著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宣漢催生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峨城竹海、馬渡關石林等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的旅游項目,深入推進“旅游+”、“+旅游”融合發展,構建了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鄉村休閑、康養度假、研學旅游、夜間旅游等多元的文化旅游產品體系,再掀旅游熱潮。
按照“巴文化”的主題定位和“中國巴山大峽谷”品牌戰略,該縣精心打造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設置了溪口湖生態觀光區、巴人谷民俗休閑區、羅盤頂養生養心區、桃溪谷體驗度假區“四大板塊”,培育曉行巴峽、云漫巴山、獵人城堡、巴山云霧等一批巴人民宿品牌,拓展夜游巴山、水舞燈光秀、巴人風情篝火晚會、音樂啤酒節、渡口巴文化風情小鎮等獨具魅力的夜旅項目,打造全國首個巴文化、土家文化博物館——巴人印象博物館,全國首個縱向升降“懸掛式”體感觀眾席的大型演藝場館,全國首臺巴文化大型情景史詩劇“三個全國巴文化品牌”……力爭成為中國最大的嶺脊峰叢觀景平臺、中國最適宜的避暑康養勝地、中國南方最大的天然滑雪場、全國巴文化高地。
如今,宣漢巴山大峽谷已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升級、優化生產力的新載體。景區開園至今年8月底,已接待游客312.7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92億元,帶動片區102個貧困村、9.1萬貧困人口脫貧,輻射帶動包括重慶、陜西周邊25個鄉鎮、50余萬人增收致富,是全國帶動貧困人口脫貧最多的文旅扶貧項目。
據了解,該縣將進一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文旅基礎設施建設、文旅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全力打造全域文化旅游新空間。
創新文旅產品 拓展升級路徑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幾年來,宣漢以文旅融合為引領的產業融合,催生了許多新業態,也帶來許多發展機遇。

讓世界看見巴文化,宣漢切實打造“文旅融合”品牌文化產品。邀請著名導演哈文及其核心團隊精心編排巴文化大型情景史詩劇《夢回巴國》;利用國家非遺“薅草鑼鼓”和省級非遺“土家余門拳”等傳統文化元素編創風情歌舞,《幸福生活抿抿甜》成功登上央視直通春晚舞臺,舞蹈《巴山女人》榮獲“一帶一路”2019中泰文化藝術節金獎,歌曲《山路不只十八彎》登上中央電視臺2018年文藝扶貧歌曲創作匯報會;《巴人錢棍舞起來》四次榮登央視;開發夜游巴山、水舞燈光秀、巴文化風情街等獨具魅力夜旅項目;與北京大學文產院聯合打造白馬花田間創客基地,研發設計景區文創伴手禮20余種;與重慶山神漆器公司合作建設工藝品藝術館,開發旅游工藝品20余種,形成特色旅游商品體系。
當土家族民俗文化、巴文化、紅軍文化等宣漢的特色文化“遇上”旅游,新的經濟業態被催生,文化產業價值被重塑。開發桑樹坪狩獵場、巴部落親子樂園、紅豆杉崖壁棧道、喀斯特恒溫溫泉酒店等康養度假產品20余類;利用萬畝中藥材基地云木香、黃連、厚樸、薄荷等藥材,開發藥浴、香囊、藥蜜等養生產品10余類;開發巴山冷水魚、巴山藥膳、巴山黃牛羊、土家八大碗等5大菜品,漸成獨特品牌;精心培育星空民宿、獵人城堡、森林民宿、云崖酒店、山脊民宿、雪村院落等一批野奢型巴人民宿品牌……越來越多的宣漢產品被裝入游客的“后備箱”,讓游客帶上宣漢富有特色的“美麗鄉愁”。
在“購”上創特色的同時,宣漢還在“吃”上下功夫。宣漢魚類資源豐富,不少飯店紛紛采用燒烤、粉蒸、紅燒等多種烹飪技術,推出稀有的巴山冷水魚美食,以獨特的“宣漢味道”征服游客的味蕾。目前,渡口土家族鄉風情小鎮美食街成為游客的打卡地,巴山冷水魚、土家八大碗等特色美食,成為文旅融合的助推器。
一個個讓旅游業持續“生金”的市場經驗巧妙“落子”,“吃、住、游、購、娛”等旅游要素交相輝映,不斷創新的文旅產品樂了游客、富了百姓,成了宣漢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載體。 (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圖文/張平 漆楚良)
猜你喜歡
- “把土家文化展現給游客” 景區青年創業者擔起文化“大使”
- 評論() | 分享09月17號 11:45
- 渠縣對外開放發展大會暨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
- 評論() | 分享09月16號 18:13
- 雙廟鎮“愛心圓夢”助學活動 為學子保駕護航
- 評論() | 分享09月16號 18:13
- 達州市住房公積金人臉識別系統正式開通啦!
- 評論() | 分享09月16號 13:38
- 家校攜手,共促發展——記青花學校新一屆家長委員會成立大會
- 評論() | 分享09月16號 11:08
- 建設銀行榮獲第十二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 評選表彰四項大獎
- 評論() | 分享09月16號 11:07
- 大型情景史詩劇《夢回巴國》劇目將于9月29日在巴山大峽谷首演
- 評論() | 分享09月15號 11:26
- 宣漢將舉辦“讓世界看見巴文化”系列活動
- 評論() | 分享09月15號 11:25
- 919復興斯柯達超級購車節還有5天開始啦!
- 評論() | 分享09月15號 11:20
- 禮韻金秋 煥新而至,9月19日限時團購會
- 評論() | 分享09月15號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