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四川渠縣:雙擁花盛開 魚水情愈濃

    2023年06月14日 13:29 新浪四川城事 

      達州市渠縣作為革命老區,具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建設時期,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根植這片土地。

      這些年來,渠縣全面貫徹落實國防教育要求,強力做好雙擁工作,連續3屆獲得“全省雙擁模范縣”稱號。如今,“全省雙擁模范縣”已經成為渠縣一張閃亮的名片,這張名片的背后,凝聚著縣委、縣政府以及縣人武部領導班子的雙擁情懷,凝聚著駐渠官兵把駐地當故鄉的奉獻情懷,凝聚著紅色宕渠兒女深厚濃郁的擁軍情懷。

      傳承紅色基因 熱土盛開雙擁花

      這是一片紅色熱土。渠縣是川陜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留下了光輝的足跡。據不完全統計,渠縣先后有2100多人參加紅軍,數千名共產黨員、游擊隊員、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和革命群眾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任四季流轉、時空變換,這方水土的紅色基因從未褪色,濃厚的紅色基因營造了渠縣民擁軍的氛圍。

      “等我家娃兒長大了也送去當兵,希望也能在部隊闖出個名堂,為國家和軍隊建設作貢獻!”2月26日,渠縣的送喜報隊伍來到三匯鎮重石村,為一年2次榮立二等功的海軍飛行員唐科送上了立功喜報、兩面“二等功臣之家”牌匾和獎勵金,與村民們共同見證功臣之家的榮耀時刻。

      “敲鑼打鼓送喜報,就是希望以此激勵廣大官兵扎根軍營,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讓立功軍人感受尊崇,讓‘光榮之家’感到光榮!”渠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廖澤武表示,渠縣將持續立起“尊崇軍人職業”的鮮明導向,讓送喜報成為激勵廣大官兵獻身國防、練兵備戰的強勁動力,營造擁軍優屬的良好氛圍。

      在濃濃的擁軍氛圍下,渠縣人民熱愛雙擁、參與雙擁的意識也不斷增強,擦亮了渠縣雙擁新名片。

      每年清明節、建軍節、公祭日等重要節日,渠縣貴福鎮的紅色渠縣紀念園都會舉辦祭掃烈士墓、國旗下入黨(團)宣誓等活動,引導宕渠兒女銘記英雄、崇尚英雄。

      每年,渠縣都會召開2次以上的縣委議軍會、軍政座談會、雙擁專題會議,聽取駐軍部隊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解決雙擁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建軍節和春節,渠縣縣委、政府、人大、政協等領導帶隊走訪慰問駐渠部隊、烈軍屬和其他優撫對象,參加國防動員軍事演習和“軍營一日”活動,各單位也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建軍節座談會、文藝匯演等活動。

      一直以來,渠縣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通過建設“紅色矩陣”、激活“紅色細胞”、強化“紅色引領”等多種方式不斷營造濃厚的擁軍優屬氛圍。依托營渠戰役舊址,建成川東北重要的紅色文化展示區——紅色渠縣紀念園、雙擁主題廣場;秉承紅軍精神,在紅三十六師舊址上建成了渠縣紅軍小學;在城區打造了“渠縣雙擁示范街”、雙擁文化走廊、渠縣雙擁主題公園等雙擁教育基地。大力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行動,引導學生銘記英雄、崇尚英雄,了解國防知識,強化國防觀念。緊盯退伍軍人創業就業典型、功臣模范、參戰老兵、擁軍典型等群體,聚焦抗洪搶險、應急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開展學標桿、爭典型系列教育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

      雙向奔赴 軍民魚水情更深

      在紅色渠縣紀念園,營渠戰役紀念碑由3把神槍的圖案構成,象征著當年打響的紅軍“川東第一槍”,紀念碑寫滿了營渠戰役中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里,宕渠兒女用青春書寫著不變的忠貞,用生命裝點著土地的顏色。

      走進新時代,紅色熱土成為兵員輸出大縣、退役軍人接收安置大縣,“雙擁”將部隊精神和渠縣品質連接起來,凝聚起同心逐夢、共創未來的磅礴偉力。

      渠縣把擁軍優屬作為一把手工程和黨委班子重大政治責任,各級各部門成立基層擁軍組織876個、軍民共建點和群眾性擁軍優屬社會組織174個,形成黨政軍三位一體、成員單位抓落實、群團組織廣泛參與,全方位覆蓋的雙擁工作組織領導體系。

      渠縣聚焦駐軍所需、地方所能,持續加大保障力度。累計協調解決鄉鎮基層武裝部及機關規范化建設、營區和訓練基地建設、戰備物資購置等資金2800萬元;劃撥土地60余畝,投入資金2.1億元支持部隊基礎設施建設。駐渠官兵子女全部就讀于縣內重點中、小學,隨軍家屬全部從業,全面解決“后院”“后代”之憂。兵員征集緊盯大學生等高素質群體,采用“地毯式”排查、“面對面”講解、“一對一”交流的方式定向動員,為部隊輸送優秀青年, 3年累計完成征兵任務1298人,大學畢業生占50%以上。真正做到了將好資源優先給部隊、好政策優先給軍人,實現了軍地緊密配合、一體推進的“雙向奔赴”新格局,推動雙擁工作向縱深發展。

      駐渠部隊視人民為親人,把駐地當故鄉,積極轉戰鄉村振興主戰場。與望江鄉、渠縣中學等26個單位結成共建對子,組建駐村工作組參與“軟弱渙散”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多方協調資金600余萬元,幫助聯系村夯實基礎設施、促進產業發展、整治戶居環境。不論是抗洪搶險還是抗擊疫情,駐渠部隊勇挑重擔,沖鋒在前,贏得人民群眾廣泛贊譽。

      退伍不褪色 歸鄉續寫精彩人生

      退役的戰士們雖脫下一身戎裝,卻不忘軍人本色,他們扎根泥土,在經濟社會建設“新戰場”上繼續奮斗。

      軍轉干部、渠縣航道管理段副段長祁義號召渠縣退伍軍人、熱心公益事業人士和戶外運動愛好者共組建了渠縣藍天救援隊,積極服務地方百姓,贏得了渠縣各級政府部門及渠城百姓的認可和好評。

      在脫貧攻堅中,渠縣擇優選派退役軍人86名,擔任村(社區)第一書記,到最貧困的村,攻最困難的“山頭”,造就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扶貧鐵軍”。

      2015年,轉業軍人黃小軍主動請纓到達州市渠縣巨光鄉金土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帶領村民修建了2座小型水庫及灌溉水渠,為300多戶村民解決了田地灌溉難題;幫助村民利用林地創辦“野雞養殖基地”,“常之珍禽”牌野雞暢銷重慶等周邊地區;建起農產品山貨網絡銷售渠道,把山里的農副產品銷往全國。

      退役軍人王超將在外創業多年積攢的4800萬元投向家鄉,聯合29名退役軍人在渠縣成立了漢亭農業退役軍人創業基地,組建專業合作社和賨漢部落家庭農場,流轉土地10151畝種植優質經果林,輻射帶動周邊鄉鎮3000余農戶(其中貧困312戶806人)創業就業,促進了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針對退役軍人作用發揮, 這些年來,渠縣用好用活線上、線下資源,“保姆式”提供創業就業服務。遵循特長相配,人崗相適的要求,創新舉辦退役軍人“比武”招聘會;建立“政府+金融機構+退役軍人+創業發展”模式,支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

      渠縣創新選派退役軍人擔任“駐礦安監員”,實行“一礦雙員”駐礦監管制度,用“最放心的人”監督“最不放心的領域”,全力確保煤礦安全生產。

      四川聚元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廖中標退役后,堅持開展擁軍優屬各項活動,建立醫養結合醫院和養老院,免費為1000余名退役軍人和烈士遺屬體檢,捐資8.5萬元幫助貧困村修建村道公路1000余米,獲“四川省最美擁軍人物”“最美渠縣人”等榮譽稱號。

      渠縣文奎家庭農場負責人石文奎退役不退志,在脫貧攻堅中回鄉創業、鄉村振興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成立的畜牧公司解決13戶貧困戶就業,成立的家庭農場帶動群眾致富12人。

      時代在變,不變的是拳拳擁軍愛民之心;歲月流淌,積淀的是濃濃魚水深情。新時代渠縣的雙擁工作將以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匯聚起萬眾一心的磅礴力量,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來源:渠縣縣委宣傳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