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達萬開聯手打造旅游環線 構建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

    2022年08月09日 11:17 新浪四川城事 

      川渝山水相依、歷史同脈、文化同源、人文相親。川渝互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每年互訪游客超過1億人次。《重慶四川兩省市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聯合實施方案》提出,共同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為兩地未來文旅合作指明方向路徑。

      達州與重慶萬州、開州位于大巴山中段,是大巴山旅游腹心地帶,生態旅游資源富集,區位優勢明顯,三地聯合渝、川、陜相關市區縣建設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意義重大。目前,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超時序完成計劃投資,各項建設項目正有條不紊推進。

      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藍圖中,包括萬達開“大三峽·大巴山”國際文化旅游節、萬達開國際戶外運動基地兩大功能性載體,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巴蜀非遺文化產業園、川陜蘇區紅軍文化公園等在內的多個川渝共建項目正在實施推進中。

      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主要以重慶萬州區、達州市、重慶開州區為龍頭,聯動重慶巫溪、城口、安康等地,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整合大巴山生態資源、紅色資源、人文資源優勢,將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作為一個旅游板塊構建旅游要素,統一規劃、有序開發,共同打造萬州--開州--城口--宣漢--萬源--紫陽--嵐皋--鎮坪--巫溪大巴山旅游環線。

      黑寶山地處川東北邊陲大巴山腹心地帶,位于萬源市黑寶山鎮,距萬源城區60公里,距巴萬高速公路黃鐘出口7公里,幅員面積2656.2平方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9.09%,是消夏納涼、森林康養的度假勝地。

      根據《萬源市黑寶山旅游總體規劃》,黑寶山森林康養度假區總體規劃為“一環兩區”,即生態康養旅游環和森林康養核心建設區、硒養鄉村聯動發展區兩區。含森林康養度假區、森林康養旅游區、富硒康養田園區三大核心項目,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

      黑寶山旅游公路作為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子項目,共分為東、西兩線,道路等級為二級公路,是萬源市文化旅游產業大開發、大發展的重要通道。目前,黑寶山森林康養度假區旅游線路西線一期(巴萬高速黃鐘互通連接線至黑寶山鎮青坪村)建設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道路油化基本結束,預計年底通車。東線(包茂高速鐵礦互通連接線至黑寶山景區外緣黃寺坪)建設路面已開挖5.6公里,隧道已開挖300余米。

      在黑寶山旅游項目東線施工現場,施工單位以土石方工作為重點,現場80余人采用交叉施工、多點多面的方式全力推進工程進度。黑寶山旅游快速路東、西兩線是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建設的重要子項目,該項目建成后,黑寶山旅游公路東、西兩線把黑寶山景區與包茂、萬巴通高速有效銜接,將極大縮短各地游客前往黑寶山景區的通行時間,使黑寶山景區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

      在年平均氣溫14.8℃的黑寶山,入夏以來,前來避暑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有的小住幾日,有的計劃在這里度過整個夏天。來自重慶的游客晏女士一家在黑寶山住了10余天,她說,“這里環境清幽、空氣清新,走在林間仿佛置身‘天然空調’之中,天然的氧吧,讓人身心放松”。

      作為出川大通道,萬源與重慶城口、陜西安康等城市緊密相連。在全力推進黑寶山旅游公路建設中,萬源同步升級打造八臺山、龍潭河等旅游景區,為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帶來強勁發展動能。目前龍潭河景觀大道完成65%,民宿改造完成93%,正在開展水上樂園、露營基地等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八臺山景區已完善七臺露營基地建設、彩虹步道建設,旅游廊道完成65%,增設標識標牌,開展設施設備維護等工作。同時,八臺山創5A、龍潭河創省級旅游度假區、黑寶山森林康養建設等推進有力。

      作為省、達州市重點建設項目和萬源市10大民生項目的萬源至八臺快速通道總投資約18.26億元,起于太平鎮茶埡遠東實業物流園區,止于八臺鎮天池壩村,線路總長度24.622km,橋梁22座,涵洞(通道)40道,隧道2座。萬源至八臺快速通道,現正在進行最后的兩座橋梁建設,兩座橋梁建設完成后將標志著萬八快速通道將全面貫通。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增強萬源城區與城市副中心(白沙)之間的有效聯通,打通城區至八臺山景區的旅游大通道,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據悉,在做好景區景點的基礎上,城(口)、宣(漢)、萬(源)三地還要進一步推進資源共享、基礎共連、線路共推、品牌共建。

      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充分挖掘大巴山自然資源與神秘的巴文化主題資源,將大巴山打造成為國家級康養旅游區、秦巴區域康養旅游典范,構建四川旅游經濟新興增長極。同時,將搶抓“成渝雙城圈”“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等國家戰略重大機遇,聯動萬達開和毗鄰地區文旅資源,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為重大契機,精心打好“大巴山+巴文化”文旅融合品牌,全面融入“大巴山”“大三峽”旅游環線。

      作為國內第一個巴文化專題博物館、達州保護和傳承巴文化的重要載體,宣漢縣羅家壩遺址博物館也是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羅家壩遺址博物館距宣漢縣城約30公里,總保護面積103萬平方米。羅家壩遺址博物館總用地面積282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1600余平方米,主體建筑3層,建筑高度20.4m。其中展陳面積約3000平方米,包括藏品庫區、陳列展覽區、綜合辦公區、文保技術中心、游客服務中心、社會教育中心等功能區。

      在羅家壩遺址發掘區現場幾百米外,宣漢縣羅家壩遺址博物館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展陳大綱已通過評審,現已進入裝修階段。據了解,目前在進行博物館外立面鋼掛石材安裝、梯步石材鋪貼收尾工作、室內消防、排水、通風,同步加快推進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室內展陳內部裝修工作。同時,宣漢縣羅家壩遺址管理服務中心正在積極協調,做好匯報,加快博物館展陳設計方案地指導和評審,加強項目統籌協調,加強項目推進力度。

      羅家壩遺址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規制等級最高的巴文化遺址,也是我國研究巴文化的重要基地,和成都“金沙遺址”、“古蜀船棺葬遺址”,并稱為“繼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三顆璀璨明珠”。

      據介紹,宣漢縣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創意主題為“巴之眼”。從設計來看,宣漢縣羅家壩遺址博物館主館正面外觀神似一只眼睛,整個博物館包含館前梯步,又像古代“巴”字。該博物館共3層,一樓、二樓將作為展陳廳,并設置學術報告廳、考古工作站等,開放后將成為全國首個巴文化專題博物館,將對外全面展示羅家壩遺址出土文物所蘊含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為深度包裝巴文化品牌,加快巴文化產業發展,傳承巴文化精髓,著力打造全國巴文化高地提供綜合平臺,對傳承弘揚優秀歷史文化、保護利用文化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博物館只是羅家壩遺址開發利用的一部分,羅家壩考古遺址公園也在加快建設中。羅家壩考古遺址公園設計建設遺跡展示區、游客接待區、非物質文化互動區以及串聯它們的游步道等。

      據了解,目前達州已攜手重慶萬州、開州等地,共同構建“兩心五線多點”文旅布局,聯合打造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三峽魂的知名旅游目的地。如今,在達州市已組建由川渝陜3市3區8縣構成的“大三峽·大巴山”文化旅游發展聯盟,區域聯動正在推動形成大巴山生態旅游環線。(來源:達州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