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妖塔”旁墓葬曾頻頻被盜
公開資料顯示,位于青海海西州都蘭縣境內的古墓群形成于公元七到八世紀,其墓葬主體屬吐蕃文化,是唐代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都蘭古墓群總數在2000座以上,熱水墓群共有封土墓300余座,其中經考古調查登記的墓葬232座,是青海境內面積最大、保存封土最多的一處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墓葬群,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因為此,這里頻頻發生盜墓案。公開報道顯示,這些極具研究價值的古墓葬,進入上世紀80年代以來,因利益驅使,遭到人為的嚴重破壞。
2013年8月14日,中新社一篇題為《唐蕃古道千年“東方金字塔”讓人驚嘆讓人憂》的新聞報道,表達了對都蘭古墓群被盜挖的憂思。
報道稱,都蘭縣境內古墓數量大約在2000座,幾乎一半以上的墓葬都被盜過,大量珍貴文物流失,最猖獗的時候,盜墓者竟然開著挖掘機肆意亂挖。“熱水鄉分布的200多座古墓無一幸免,結構風格在中國考古發掘中絕無僅有的熱水一號大墓也未能逃脫被破壞的噩運。”
就在這篇報道發出的當天,來自河南的劉三勛等人和當地的盜墓團伙成員,已經集結,當晚便在血渭一號大墓東側700米處,盜挖文物。
血渭一號大墓(也稱熱水一號大墓)被專家稱為吐蕃古墓中最驚人的發現,因其特別的建造方式,當地民間稱為“九層妖塔”。
2018年3月27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院一審以劉三勛犯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
據法院判決查明,2013年8月份,劉三勛等6人,經預謀后從河南駕車至都蘭縣欲盜掘古墓。當月14日深夜,一伙人從古墓中盜出文物十余件。后部分文物以65000元的價格出售,其它文物贈送他人,劉三勛分得贓款3200元。
經青海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劉三勛等人盜掘的墓葬屬于唐代中型古墓葬,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熱水墓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劉三勛團伙盜墓的3個月前,幾乎在同一位置發生了另一起盜墓案。該案同樣由海西州中院判決,10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十年或七年的有期徒刑。到了2017年11月,此地墓群再遭盜掘。
據公開報道,當月,一個盜墓團伙多次在“血渭一號大墓”東側十米處挖掘盜洞,從墓葬中盜取文物400余件。2018年3月,20余人組成的盜墓團伙被警方摧毀,被盜文物悉數追回。